来源:跨考教育 发布时间:2016-04-24
考研政治中那些名人名言暗藏的考点揭秘(1) 历年考研政治中有些真题是以一些名人名言作为题干来命题的,对于考研的同学来
考研政治中那些名人名言暗藏的考点揭秘(1)
历年考研政治中有些真题是以一些名人名言作为题干来命题的,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是个难点。针对这种情况,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整理了考研政治中涉及到的难以理解并且在考试中又很重要的名人名言,通过分析名人名言的含义及考试的角度为大家解读相关考点。
名人名言: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
一、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分析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论部分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体现在二者的区别上,①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②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③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统一体现在二者之间的联系上,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②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③意识与物质具有统一性。从这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联系——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那具体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物质可以变精神”是指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意识的来源是物质世界,人的大脑因为有物质世界的刺激再经过人的实践从而做出对世界的反映,这就是“物质可以变精神”。例如,一只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牛顿经过一系列的论证推理得出“万有引力”这一理论。“精神可以变物质”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被后人广泛应用,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有以下几个考试角度:
(1)物质与意识的区别与联系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二、真题再现
(2005年单选)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
【解析】该题考点是物质与意识的联系。题干中说的是要想经济上富裕就要先丰富你的思想,也就是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所以体现了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考生要注意精神转化成物质是有条件的,就是要通过实践。选项A、C、D本身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相关新闻
口碑最好的2018考研辅导班都在这里!一线名师授课,一次通关有保障!
课程名称 | 主讲 | 开课日期 | 优惠价 | 立即购课 |
【网络班】海文英语全程辅导 | 墨东博等 | 随报随学 | 200-1500元 | 立即购课 |
【网络班】海天考研英语全程班 | 宫东风等 | 随报随学 | 200-1500元 | 立即购课 |
海文英语钻石卡 | 名师团队 | 正在报名 | 电询 | 立即购课 |
新东方考研英语协议通关班 | 新东方名师 | 随报随学 | 电询 | 立即购课 |
【保过班】宏途英语1对1 | 名师联袂主讲 | 2017年 | 电询 | 立即购课 |
【保过班】文都金牌保过 | 高端辅导团队 | 2017年 | 电询 | 立即购课 |
启航考研英语全程班 | 张子宏等 | 2017年 | 1180元 | 立即购课 |
客服电话:010-51268840
育路考研网 http://www.yuloo.com/kao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