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疑难解析:第三章

来源:跨考考研 时间:2013-08-21 11:04:42

  暑期的强化复习,相信考生们对于考研政治马哲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一定还存在着某些疑难点没有弄清楚,下面为考生们提供的是马哲各个章节疑难问题的解析,希望能够给考生的复习提供一臂之力。

  1.必然性怎样转化为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例如,生物的某些新的性状在开始时或在一个长时期内只是偶然的,但由于这些新的性状适合于新的环境并逐渐发展,以至于比较后使生物有机体发生根本变化,这种性状也就成了新的物种的必然性状;相反,生物的一些必然性状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退化,以至于成了偶然的东西。又如,人类的祖先猿人全身长毛是必然的现象,现在社会出现的“返祖”现象则具有偶然性。

  2.如何理解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的任务正是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偶然性不仅表现着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要善于估计应对和利用各种偶然性去推进工作。①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把各种机遇理解为偶然性因素,因此,要重视机遇的作用,敏锐的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实现发展。所谓“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就是这个道理。②偶然性对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客观事物的必然规律。但科学的任务是要从偶然性中去发现必然性。科学发展史证明,科学实践中某种“偶然”常常可以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如苹果从树上落于地面的偶然现象启发了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3.否定之否定规律怎么理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比较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比较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2)否定之否定含义。事物由于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而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又发展到第二次否定,又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有某些特征相似,但这第三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例子如: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后来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就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了,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在自己的发展中,又反过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自己的公有制。不过这时的公有制已不再是原始的那种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

  4.为什么说“欲擒故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应用?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一,即扬弃。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革命精神和科学分析态度的统一,批判和继承的统一。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性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在这里“擒”和“纵”,“取”和“予”各是一对矛盾。这句话体现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由于这种曲折性,在“擒”、“取”的道路中会出现“纵”和“予”。

  “欲擒故纵”,首先确定目标,即是要擒拿的对象,这就是欲擒,故纵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擒拿的目的。因此,遵循的方法论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也是如此,首先确定取的对象,并且给与索取对象一定的方便,目的还是为了取之,而且更完整的取之,更彻底的取之。例如,警察在办案过程中,已经发现某个犯罪嫌疑人,但是,警察却不去直接抓他,而是在暗中监视,让他跟其同伙联系,在掌握足够的证据以后,撒下一张大网,把犯罪嫌疑人所在的组织一网打尽。

  因此,我们可以说“欲擒故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应用。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疑难解析:第一章

  暑期的强化复习,相信考生们对于考研政治马哲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一定还存在着某些......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马哲疑难解析:第二章

  暑期的强化复习,相信考生们对于考研政治马哲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一定还存在着某些......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四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四章(附图)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四章(附图)  查看:201......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五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五章(附图)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汇总 ......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附图)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