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的强化复习,相信考生们对于考研政治马哲的基本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也一定还存在着某些疑难点没有弄清楚,下面为考生们提供的是马哲各个章节疑难问题的解析,希望能够给考生的复习提供一臂之力。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各自的特征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
(1)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人的意识当成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就没有世界。
(2)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比较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近代比较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
(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
(4)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于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如朱熹的“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这是两者相区别之处。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物质观的缺陷是什么?
(1)一切的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比较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4)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个性)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从哲学上作了比较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四章(附图)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四章(附图) 查看:201......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五章(附图)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汇总 ......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附图)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六章(附图) 2014年考研政......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一章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二章(附图)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二章(附图) 查看:20......
21
2013.08
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第三章(附图)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讲义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