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考研的那段时间里,有欢笑,也有泪水。几个月的复习,几个月的等待,现在总算告一段落了。在这里写下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确定考研的目标,想考的院校,专业和方向。之后制定计划,计划要详细些,刚开始完不成计划也没有关系,慢慢来,小步子,贵坚持。在我看来,考研贵在坚持,每天都要坚持不懈地看书,有新的收获,在你状态比较好,脑子比较清醒,精力比较充沛发的时候,多学一点;状态不佳的时候,就休息一下,或换换科目。
对于教育学的专业课的复习具体说几点吧:
1、注意寻找考试重点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如果追寻近十年的考研真题,不难总结教育学重点难点的试题考卷规律在比较后冲刺阶段,尤其要把近十年真题,细细的做一遍,腾出时间专门划定各个题型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标注相关知识点在十年出题中所占的比率,大胆猜想未来的出题趋势。另外,对十年真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进行反复总结复习。
2、针对性的全面复习
首先,教科书要不要看。我的答案是,一定要看!至少看两遍!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在大纲出来之前,我先把所有教材认认真真地自学了一遍,大纲出来之后,又对照大纲的知识点看了一遍书,比较后才看的大纲解析。众所周知,教育学统考有考试大纲,市面上会有各种版本的大纲解析出现,所以很多同学可能会认为只要把大纲解析弄熟练就可以应付考试了。以上想法貌似省力,其实不然。因为大纲解析虽然好用,但受到书籍篇幅的限制,对知识点的讲解不可能非常的深入,许多内容如果要想很好地理解必须要看教科书上的表述,特别是教育心理学和科学方法,只看大纲解析恐怕难以做到完整准确理解知识点。同时,由于各个学校的学术差异性以及编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解析对于同一问题的表述各不相同,这个时候,教材的观点就相对权威了。
比较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已经不允许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复习。查漏补缺,针对重点应该成为考生比较后冲刺的主目标。一些原来以为是次重点的内容也可能会考,大家做好充分准备就能保证万无一失。另外,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需要做练习来实现,不能仅凭背诵记忆,灵活理解、善于思考、多加练习才能获得好的复习效果。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2
2013.05
一、中国历史 1、中国原始人类:这部分出大题的可能性不大,较可能出小题,所以应该注意细节,......
28
2013.04
2014年......
28
2013.04
2014年......
28
2013.04
(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 根据1981年中共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28
2013.04
(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
28
2013.04
可以说,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大地主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