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它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导致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这些因素构成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条件,促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从而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点评:
注意两次革命转变的条件的内在联系:
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两者在①时代条件②领导阶级③指导思想④革命前途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其中领导阶级不同,这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背诵提示:
注意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此处常出选择题。
(六)新民主主义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准确表述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做了科学概括,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的终极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换句话说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比较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比较腐朽的上层建筑,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只有****三者的统治,中国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中国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完成****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直接目标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主要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3)比较主要对象:帝国主义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28
2013.04
(一)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 根据1981年中共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27
2013.04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邓论》精华笔记汇总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
27
2013.04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邓论》精华笔记汇总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重点在第......
27
2013.04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邓论》精华笔记汇总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27
2013.04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邓论》精华笔记汇总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27
2013.04
查看:2014年考研政治《邓论》精华笔记汇总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