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报道:考后首发2012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外交“巧实力”外交
美国外交战略中美关系“中国强硬论”
“中国威胁论”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核心利益“核心利益”外交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国民对先进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公共管理学专家丁兆林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当前,更多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全方位的。
过去30年来我们可能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吃肉上面,但后来发现天天吃肉也不觉得幸福,缺少文化这一块。现在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精神文化建设上,人们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的状况下,精神上需要有一个飞跃。
随着中国的崛起,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孔子学院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我国的文化发展正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迎来新时期。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在国际上塑造更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的发展繁荣是经济继续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现在世界上评价一个国家,很大程度上看它在文化上有没有发言权,是不是在世界上被尊崇。所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提升国际地位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自《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文化软实力提升促
国际地位提升》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其重要性何在?
(2)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中国文化外交?
【答案要点】
(1)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被称为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方面的国家软实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在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又构成了社会的人文环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2)文化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文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的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中国正面临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文化交流的任务是一方面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和对外整体工作大局,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联系,巩固友谊、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共谋发展,另一方面又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基本方向,破除体制性障碍,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会一直斗争到夜里11点才就预算削减方案达成一致,避免了政府关门。但上周努力达成的协议并不是一个严肃的解决方案。它只把重点放在了占预算 12%的非军事可支配开支上,而不是福利、军费等大头和能够增加财政收入的税改上。虽然上周达成的预算削减方案没能对赤字产生多大影响,但却可能对美国外交政策造成严重伤害。“斧子”落下来了:国务院和外交工作预算被削减了85亿美元——与军事开支相比只是小钱,却可能严重削弱美国积极影响境外事态的能力。
令人可悲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政府此前一直在努力使事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就任国务卿时,希拉里·克林顿曾谈到将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资源相结合的“巧实力”战略的重要性。现在,在有助于削减赤字的幌子下,这些努力受到了阻碍。
——摘自美国《外交政策》《软实力之战》
材料2
在希拉里“巧实力”外交演讲中,“中国”被给予了特别关注,提到次数高达五次,远远超过所提到的其他国家。
希拉里说:“在变动中的世界格局中,中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要和中国保持积极的合作关系。”但是,她同时强调,中美关系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中国在其国内外对未来作出的选择”。
中美关系前景取决于“中国的选择”的说法,体现了希拉里遏制中国的一面。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指出,中美关系的前景取决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努力。事实上,每每在中美关系逆转时,美国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舆论认为,“巧实力”下的美国外交,现实主义色彩更浓,也更为圆滑。尤其是借助新任总统奥巴马在全球的旺盛人气,美国的外交魅力将锐不可当。
无疑,中国面对的将是超强劲、超人气的新一届美国政府。那如何跟一个旨在变得更加聪明、更为灵巧的美国打交道?这是中国急需思考的问题。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希拉里阐释“巧实力”外交 演讲五次提到中国》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什么是“巧实力”?美国推行“巧实力外交”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
(2)针对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答案要点】
(1)一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即支配性实力,如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和“软实力”(即精神性力量,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受认同程度等)。“巧实力”则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美国推行“巧实力外交”意在为重振美国经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并修复美国的国际形象,其比较终目的和实质是捍卫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利益。
(2)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使全球敏感热区出现新的军事缓冲和暂时的战略平衡。中国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立足于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争对美国的战略调整部署,积极进行富国强军的全方位的战略应对。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第一,以“经济巧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战略应对美国的“外交巧实力”,刚柔相济,谨慎博弈。第二,加快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与大中华统一进程。第三,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俄、上合组织在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反恐合作。第四,尽快加强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战略建设,以增强制海权,迅速构建起我国广阔海上疆域的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即将过去的虎年里,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合唱了一出“中国强硬论”的闹剧。他们批评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阻挠会议达成协议,对美国宣布售台武器反应过度,在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上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在南海、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固执己见。从年初到岁尾,傲慢、强硬、咄咄逼人成为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形容中国的时髦用语。虎年的中国被他们描绘成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有的还声称到了兔年中国也不会收起虎爪。
“中国强硬论”吸引了不少眼球,可细琢磨一下,不免有被忽悠的感觉。所谓“中国强硬论”完全是对老掉牙的“中国威胁论”的翻拍,了无新意。以前鼓吹中国是威胁的那些人,现在又使劲喊中国强硬了,用的招数如出一辙。一是颠倒是非,明明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了达成协议奋战到比较后一刻,却被说成是破坏会议的刺儿头。二是倒打一耙,不去追究某些国家损害中国权益的责任,反倒把中国维护自己利益的行为当成惹是生非。三是以偏概全,把中国同少数国家的摩擦夸大为同整个国际社会的对立,似乎自己代表整个世界。四是上纲上线,抓住中国某些人、某些媒体的只言片语,大肆渲染中国已放弃“韬光养晦”,正在向世界“秀出肌肉”。
——摘自《世界新闻报》,《“中国强硬论”还能唱多久》
材料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9月6日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指出,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正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世界对中国的关注集中起来就是,中国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3
2010年中国外交上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核心利益”。比较近在学界与政策圈,关于中国“核心利益”外交的讨论异常激烈。毋庸置疑,每个国家都有核心利益,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高调推行“核心利益”外交。为什么中国提出核心利益外交? 核心利益外交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在推行核心利益外交中应当注意什么?
——摘自《联合早报》,《中国“核心利益”更应强调共同利益》
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说西方媒体和政客合唱的“中国强硬论”是一出“闹剧”?
(2)结合材料2,分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在哪里?其实质是什么?
(3)结合材料3,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核心利益外交?
【答案要点】
(1)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强硬论”,西方攻击中国的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没有“突然转折”,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仍然坚持和平发展,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即使今后真正强大起来,中国也永远不称霸,不搞强权政治。中国外交坚持原则立场、维护核心利益与是否强硬是根本不同的两码事。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问题,中国与任何国家一样,有权利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可能温顺、谦恭地听人摆布;在减排问题上,中国也要坚持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可能完全由美国及其他少数西方大国说了算。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即使在很穷的时候也是理直气壮、铮铮铁骨,更不能在有所发展后去听人摆布。因此,“中国强硬论”只是西方媒体和政客合唱的一出闹剧,其目的是攻击和诋毁中国,进而影响和遏制中国发展。
(2)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比较好诠释。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条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比较好解读。
(3)第一,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外交提出自己的核心利益并不奇怪。而且中国宣示的核心利益主要局限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比较保守和内敛,在实践上中国也从来没有侵占过外国一寸领土。第二,中国外交宣示核心利益,仅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划出红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把国家权力作为核心利益范畴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任意宣示核心利益具有本质区别。第三,中国宣示核心利益的目的不是引发冲突,而是防御伤害,争取尊重,表达和平发展的诚意,有利于其他国家明晰中国底线,既可以更好地捍卫中国国家利益,也可以防止误判,彰显中国和平发展的确定性,降低冲突的可能性。第四,中国主要在台湾、南海、西藏和钓鱼岛问题上宣示国家核心利益,除了对抗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外,并不主张以战争手段解决与一般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而是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贯坚持和平解决争端,而且一贯保持以大让小的态度。第五,中国宣示核心利益,也尊重理解别国的重大利益关切,更强调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强调相互尊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
考试须知:2012考研时间安排 ♦应试技巧及考场须知 ♦首发2012考研真题
考前必看:准考证下载入口 ♦2012年考研考场规则 ♦2012考研考场查询
复习备考:政治时事汇总 必背考点 预测试题 ♦ 英语作文预测 模板大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3
2012.01
2012考研政治指导: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一 ......
31
2011.12
高分范文 As is apparently revealed in the cartoon above, the sheep lives happily in an op......
31
2011.12
高分范文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cartoon vividly depicts a negative but rampant scena......
31
2011.12
高分范文 How horrible the traffic is! The picture depicts a scenario of a terrible traffi......
31
2011.12
高分范文 As is vividly depicted by the drawing above, the job-hunting girl refuses a se......
31
2011.12
高分范文 Water used to be mistaken to be an unlimited and renewable resource. Actu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