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目标的提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二)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比较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三)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可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都是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需要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发展,也需要人的思想认识等主观条件的发展。因为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民主和法制的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具有特殊的迫切性;又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政治文化素质水平还比较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又具有特殊的艰巨性。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加强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6
2011.0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 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
16
2011.02
一、国内部分: 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2月6日在阿拉木图的巴卢安。绍拉克体育宫闭幕。哈萨克斯坦......
16
2011.0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复习。考生应先重点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框架——辨证的唯物论......
16
2011.02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
16
2011.02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
16
2011.02
8.股份制 “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