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2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上篇

来源:育路教育网 时间:2011-02-16 14:17:44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自动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针对上述缺陷,国家必须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调节,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只有采取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才能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才能承担市场机制无法完成的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公共产品(医疗、教育等)等职能。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两者缺一不可。(1)国家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2)国家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3)国家调控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增加部分需求,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由于没有相应的社会财富作保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危及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引起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成本推动、需求拉动、结构失调等因素。结构失调是指因经济结构发展失衡而造成的不良经济运行结果。例如,农业歉收或减产会导致农产品和相关价格的上涨,并带动其他工业产品上涨。此外,现代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因为技术的门槛高或准入条件苛刻等原因,不能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向先进部门转移,但这些部门却在工资、价格方面向先进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和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原理。靠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有限度的,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社会道德因素的限制,资本家想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而工人为保护自己的劳动能力不受残害和破坏,要求维持正常的劳动时间,因此,工作日的长短,取决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超额剩余价值产生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由于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而取得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动力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所有企业这样做的结果,使资本普遍地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应具备的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II(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

    其一为:I(c+v+m)=I(c)+II(c)。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二为:II(c+v+m)=I(v+m)+II(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5.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I(c+v+m)>I(c)+II(c)或I(v+m)>II(c)

    II(c+v+m)>I(v+m/x)+II(v+m/x)

    前提是“两个多余”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协调发展)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I(v+△v+m/x)==II(c+△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公式:

    (1)I(c+v+m)==I(c+△c)+II(c+△c)

    (2)II(c+v+m)== I(v+△v+m/x)+II(v+△v+m/x)

    6.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

    7.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

    原因:

    (1)人口总量过大,生产力不发达;

    (2)是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3)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必然导致优胜劣汰;

    (4)是由改革引起的,由于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比较大化,就要把富余人员剥离出来;同时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倒闭破产也会影响工人就业。

    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1)坚持发展经济的思路,这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比较根本途径;

    (2)政府要实施各种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充分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控制人口增长。

    (4)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反对就业歧视。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16

2011.02

2012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中篇

8.股份制 “股份制度——它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

16

2011.02

2012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下篇

11.价值规律主要有以下作用 (1)价值规律具有调节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

16

2011.02

2012年考研政治哲学复习攻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中,占有最高的分数比重,地位举足轻重。这不仅是因为......

16

2011.02

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要保持对外界的敏锐性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们知道了考题命题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党中央的新精神、新思想,一个......

16

2011.02

2012年考研政治哲学复习要注意三点事项

哲学一直在考研政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去年考研政治大纲改动前,哲学约占22%的分值比重,在2010......

16

2011.02

2011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十三

  绩效的性质和特点  多因性:即绩效跟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有关。  多维性:即应多维去......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