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给材料对以上观点进行分析。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解析】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物质与精神何者是世界本原)可以划分出两大哲学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这是两大对立的哲学派别,由此也可以相应地在历史观中的两大对立派别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拓展】其他选项也是对立的观点,但是做此题要注意题干问的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历史观,即表现在对社会历史基本问题的回答上,从此出发可知D才是答案。
2.【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形态的概念。
【解析】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由以上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中可以看到,D项完全属于意识形态范畴,A项中的语言学、B项中的文学与逻辑学不属于意识形态;而C项则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拓展】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意识形态是具有阶级性的,是社会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3.【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
【解析】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依据对社会历史基本问题的回答,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拓展】做此题要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去思考,即在社会领域,(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何者为第一性。
4.【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解析】顾名思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肯定是物质的生产活动。其他选项都是唯心史观的出发点。
5.【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应用与分析。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占统治地位,那是因为统治阶级在社会的经济存在中占统治地位。其他选项虽然都在表面上看似都具有合理性从而具有迷惑性,但是它们都不是根本原因,只是一些表面现象。所以,考生要把握问题的根本和实质。
【拓展】做政治题目,考生始终要贯穿这样的一个思想和技巧:一定要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在具体应用中,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根本表现在社会的物质生产、经济利益关系上。
6.【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就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其突出表现。可以说,其他选项从根本上都是B选项的一些衍生。
7.【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史观的本质。
【解析】主观唯心,顾名思义,就是人的主观思想与动机。A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B项是人口决定论;C项是宿命论。
8.【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政治法律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解析】政治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比较集中比较直接的反映,并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3
2010.10
神文明D.经济文明新增考点:文明和文明形态。 16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
13
2010.10
第4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选择题Ⅰ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奴隶史观和英雄史观B.唯......
13
2010.10
化素质和精神境界。〔1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语),因此,要不断促进社......
13
2010.10
第3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选择题Ⅰ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B.国家政权C.政治法律制......
13
2010.10
【解析】考生可以从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生产关系的不能随意选择性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性,......
13
2010.10
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 2.【答案】A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