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文明D.经济文明新增考点:文明和文明形态。
16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B.前者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C.前者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后者不服务于特定的经济基础
D.在阶级社会,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17区分社会意识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在于看它是否()
A.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B.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C.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D.反映并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
18.先进文化是()
A.反映社会前进趋势的文化B.促使人们在精神上健康向上、智力上不断发展的文化
C.社会的精神文明D.具有信息传播、教育和塑造功能的文化
19社会文明()
A.指文化发展程度,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B.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
C.指文化中进步、积极、合理成分的总和D.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新增考点:文明和文明形态。
三、分析题
20唯心史观之所以是唯心的,就是因为它承认社会意识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
21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22依据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说明反对愚昧迷信和伪科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23分析下列材料: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之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在政治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但是,秦始皇毕竟是封建帝王,还在兼并战争过程中,他就让人图写六国的宫殿建筑式样,兴建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其他如筑长城、修驰道、征匈奴、伐百越等,虽对巩固全国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因旷日持久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且使广大农民无暇从事生产,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的局面。与此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导致社会矛盾逐渐激化,人民群众反抗斗争不断发生。一些儒生和游士也针对时政,引证《诗》、《书》,以古非今,"惑乱黔首"。于是,秦始皇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采取了焚书坑儒等严酷措施,希望以此杜绝政权不稳的祸患。然而,仅仅四年以后,就暴发了比较终导致秦王朝灭亡的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在起义的过程中,起组织动员作用的多为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天降陨石"等形式挟带的简单口号。而不是书于竹帛的政治纲领。由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1)这一史实说明"焚书坑儒"所针对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更替并不起什么作用,社会心理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这一史实证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比较终决定力量。
(3)这一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3
2010.10
第4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选择题Ⅰ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奴隶史观和英雄史观B.唯......
13
2010.10
化素质和精神境界。〔1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语),因此,要不断促进社......
13
2010.10
第3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选择题Ⅰ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政党B.国家政权C.政治法律制......
13
2010.10
【解析】考生可以从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性、生产关系的不能随意选择性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性,......
13
2010.10
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 2.【答案】A 【考点】......
13
2010.10
第2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选择题Ⅰ 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