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特别提示 ①10年来本章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的命题数量之比:7∶7∶7∶10②常考核心知识点及命题规律、趋势:认识的本质、能动性的分析,以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特别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出题形式:一、结合比较新科学和认识成果;二、关于人与自然、当前经济与政治关系的问题。此章还没出分析题,考生要注意。③2006年大纲新增知识点: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第1节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选择题Ⅰ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
A.感觉论B.反映论C.经验论D.实践论
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指()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D."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3.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是()
A.认识路线上的对立B.认识理论上的对立
C.认识机制上的对立D.认识方式上的对立
4.批驳不可知论比较有力的武器是()
A.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武器B.人类思维方式的深化
C.逻辑工具和方法的进步D.人类实践的发展
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现实和理论的关系D.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6."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B.主要来源于后来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0.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直接现实性
1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
12.实践标准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历史局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13
2010.10
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
13
2010.10
同发展、进步的,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双方的关系。 17.【答案】ABCD 【考点】本题是对"白马......
13
2010.10
因起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 5.【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3
2010.10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D.是......
13
2010.10
第三章第3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选择题Ⅰ 1."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信条的实质......
13
2010.10
体的质变;B项:是因果关系。 【拓展】对于质量互变的考查,考生尤其要注意中国古代的一些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