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直接投资)。总之,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载体。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投机因素,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一般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等都是加快发展我国经济的机遇。但同时我们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些都是重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竞争已日益深入到国内市场,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和发展将是长期的现象。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部调整使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仍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但毕竟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正是这种客观实际,要求我们面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经验和成果,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活力充分地体现出来,比较终战胜资本主义。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07
2010.0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指相互......
07
2010.0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07
2010.02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
07
2010.02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国家......
07
2010.02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
07
2010.02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