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年考研政治专项强化训练之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11-26 11:02:17

  (一)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本专题知识概述

  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民生问题是近年来两会的关键词,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比较直接、比较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分配就业等生活必需方面。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国家助学制度,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本专题命题点拨

  和谐社会的议题近几年一直是焦点,从命题的方向看,(1)可考题型全:可考选择题和分析题。(2)易与时政相联系出题。(3)考查全面运用知识能力:此命题涉及矛盾论、认识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联系的观点,可跨越原理、基础、当代几门课程综合出题。(4)极易出分析题联系考查就业以及收入分配等问题。2010年考研备考中,考生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面对特大地震,党和国家竭尽全力抢救被困群众,比较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灾后安置重建工作有序推进;第二,我国加强市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第三,我国制定各种政策、措施防止经济过热,控制物价上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第四,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其中,比较主要的还是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10年考研对本专题涉及热点的考查既可能有选择题又可能有分析题,可能设置图、表,结合保障人民生活、增加人民收入、增加就业等内容,从多个角度来考查。

  本专题应试突破

  分析题1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与以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请回答:

  (1)优先发展教育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如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2)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及举措。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及举措。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1)优先发展教育的具体举措: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优化教育结构;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必须:①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②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④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2)意义: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举措:①首先要靠发展,发展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②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③加快各项事业建设,积极改善民生;④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规则公平。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①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②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③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举措:①加强和完善法治建设;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③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④强化工会和行业组织作用;⑤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4)①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②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③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分析题2下面是一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材料 (◆◆◆◆◆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

  材料1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一览表


  材料2

  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2009年3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拟投入420亿元资金促进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国家投入巨额资金促进就业的措施,对做好大学生就业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1)2006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业率先升后降;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提供信息服务;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不断提高个人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国家拟投入420亿元资金促进就业的措施,有助于缩短高校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适当延缓当前的就业压力。有助于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分析题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和重要举措 (◆◆◆◆◆一级重点,命题概率70~8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请回答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有哪些?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4)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点: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6

2009.11

名师揭示2010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考点(国际部分

  事件一 20国集团领导人三次金融峰会  一、 第三次峰会(匹兹堡峰会)  (一)会议概况。2009年9月......

26

2009.11

名师揭示2010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考点(中外关系

  事件一 中美关系  一、胡锦涛与奥巴马的两次会见  (一)2009年4月1日在伦敦的第一次会见  1.......

26

2009.11

名师揭示2010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国内十大考点

  事件一 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一)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26

2009.11

备战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三)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之  知己知彼,调整生理“高原期”  孙站河/文  值此,备考2010......

26

2009.11

备战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二)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之  “一个依据、两个不变”  孙站河/文  2010年考研政治的变化贯......

26

2009.11

备战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一)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精讲概要之  抓大放小,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刺  孙站河/文  (一)2010......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