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教育网,权威招生服务平台
新东方在线

2010年考研政治物质世界和实践冲刺(一)

来源:来源于网络 时间:2009-11-25 10:59:40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皆有,普通人们的世界观通常是自发的,而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和具体科学存在着区别。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比较普遍比较一般的规律。

  哲学和具体科学又存在着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选择题1(多选)下列关于哲学含义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B。与自然科学是一般和个别、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属于上层建筑

  D。在一切社会中都有阶级性

  选择题2(多选)相信有神论的自然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科学上做出贡献,是因为

  A。他们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或自觉或自发地接受了唯物论、辩证法的指导

  B。他们认为神不会干预一切事物,自然界存在着可以为科学所探究的规律

  C。哲学信仰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不能画等号

  D。他们的自然观是唯物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哲学基本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选择题3(多选)是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A。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B。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问题

  C。在历史领域里坚持唯物主义问题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选择题4(多选)笛卡尔认为,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体。人的灵魂是精神的,肉体是物质的,二者的统一就是人。所谓人的死亡,就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然而灵魂是不灭的,在精神系列上继续演化;肉体也是不灭的,在物质系列上继续演化。

  A。笛卡尔的观点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

  B。二元论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是独立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种哲学派别

  C。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但这一企图是难以实现的

  D。二元论不是第三种哲学派别,而是折中主义的哲学,是哲学不彻底的表现

  选择题5(多选)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怀疑感觉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以致生活不能自理,需弟子们扶持。一次,在海上旅行突遇风暴,伙伴们吓坏了,皮浪却心止如水,镇静自若,指着一头正在津津有味吃食的猪说,哲学家的心灵就应该像它一样安宁。皮浪之所以镇静自若,是因为

  A。预见到了风暴很快就要过去,不会构成现实的危险

  B。主动用意识调控生理,体现着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认为风暴未必存在,存在的仅仅是人的感知

  D。否认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选择题6(单选)下列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必是唯物主义者

  B。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哲学家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

  C。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D。可知论者必是辩证论者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感觉、观念等等)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3.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往往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地结合在一起。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但有其局限性。其一,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其二,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其三,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夸大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区别。

  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事物不仅存在着量变,同时存在着质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绝对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或者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③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主张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偏概全。

  ④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从而陷入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泥淖之中。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关系

  ①交织。辩证法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形而上学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结合。

  ②从属。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选择题7(多选)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A。世界是上帝创造的B。物是感觉的组合

  C。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D。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

  选择题8(多选)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A。心外无物B。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C。理在事先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选择题9(多选)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认识根源有

  A。把感觉当成主客观之间的屏障B。把感觉当成主客观之间的桥梁

  C。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选择题10(多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是因为它

  A。同辩证法相脱离B。没有看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C。把运动的复杂形式简单化D。把世界的本原说成了“原子”等基本粒子

  选择题11(多选)观世音菩萨是一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神,佛教信徒对他顶礼膜拜。可是,在一座香烟缭绕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庙里,人们看到了寺庙管理人员写的“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的告示。第一条便是:“打119报警”。这很有讽刺意味,观世音菩萨有那么大的神通,可到了关键时刻,信奉者们不去求助于他,反而求助于人间的119消防。由此而论

  A。信奉者们的主观心态都是虚伪的,他们实际上并不相信冥冥中存在着观世音菩萨,只不过把他作为一个崇拜的偶像以慰藉心灵。

  B。即使是宗教唯心主义者,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得按唯物主义办事。否则,寸步难行

  C。信仰与生活不能画等号,生活中不得不按唯物主义办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唯物主义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哲学学说

  D。能否把信仰与实际生活做必要的区分,是宗教与邪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选择题12(多选)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皇帝通常信奉宗教,自称“天子”,下给臣民的诏书第一句话通常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另一方面,皇帝又大搞独裁,“圣躬独断”。这表明

  A。这些皇帝既信奉客观唯心主义,又信奉主观唯心主义,主、客观唯心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统一

  B。宗教、唯心主义属于上层建筑,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C。超人间的力量来自于人间,反过来又服务于人间

  D。这些皇帝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英雄史观”既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也可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选择题13(多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认为,人就是一架机器——一架精美的完善的机器。人的心脏好比发条,神经好比游丝,关节好比齿轮,肺好比鼓风机。人遇悬崖会机械地后退,人的瞳孔可随光线的强弱机械地扩缩,人的毛孔可因气候的冷热机械地闭合……这种观点

  A。夸大了各种运动形式的差别,不懂得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不懂得人的社会性,比较终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

  C。把机械运动普遍化、绝对化了

  D。同近代机器大工业有关,折射着自然科学中的力学所取得的成就

  选择题14(单选)辩证法、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联系表现在

  A。辩证法始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

  B。形而上学始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并列的、平行的

  (四)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理解成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理解成原子。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一定义可以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界限。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①。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④。要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选择题15(多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93年理18)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选择题16(单选)“物质是永恒的,恐龙是物质,因此恐龙是永恒的。”这一三段论的错误在于

  A。大前提是错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

  B。小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恐龙并不属于物质范畴

  C。大、小前提中的“物质”并不是同一概念。大前提中的“物质”,属于哲学上的共性概念,小前提中的“物质”,是指具体的物质形态

  D。该推理中的大、小前提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选择题17(单选)我们给绝大多数概念下定义时,都可以找到它的属概念,从而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完成之。譬如给商品下定义时,就可以先找出其属概念“劳动产品”,再加上种差“用于交换”,于是便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了。然而物质与精神是并列存在的两个比较大的类概念,其上再无属概念,因而无法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为之下定义。在这种情况下,给物质下定义时比较关键的是要把握

  A。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

  B。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C。物质存在着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运动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选择题18(多选)在由无数暂时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所构成的世界发展的链条上,寓居着其惟一的特性——客观实在性。以客观实在为内涵的物质是不能创造不能消灭的,它就像一只火凤凰,不断地自焚,又不断地从灰烬中再生。它在这生生死死的无限循环中,实现着生命的永恒。由此而论

  A。客观实在的永恒性意味着物质及其具体形态的不变性

  B。这里所说的不变是指物质的具体形态无论怎样演化,其客观实在是不变的。物质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C。作为物质惟一特性的客观实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永恒与暂时、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物质存在于无数个有限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无限由无数个有限所构成

  选择题19(多选)在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A。生产关系B。真理C。人脑D。法律观点

  选择题20(多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点燃一排蜡烛,然后从水缸里舀水把蜡烛浇灭,让一头大猩猩观看。多次反复后,大猩猩也会模仿,从水缸里舀水把蜡烛浇灭。可是,如果换一个环境,譬如在河边点起一堆篝火,大猩猩就无能为力了,它不懂得从河里舀水灭火,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火烧个精光。这说明

  A。猩猩形不成“水”的概念,不懂得缸里的水与河里的水是一样的水

  B。猩猩不具有思维能力,只具有动物的感觉

  C。人有思维能力而其他动物没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比较本质的因素

  D。猩猩可以认识世界,形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却不能改造世界,无法形成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飞跃

  选择题21(多选)意识之所以为人类所特有,是因为

  A。意识是劳动的产物,而劳动为人类所特有

  B。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而反映事物本质的抽象思维则为人类所特有

  C。意识具有社会性,人是惟一的社会性动物

  D。认识开始于感觉,只有人类才能形成感觉

  选择题22(多选)一些唯物主义者把意识视为物质的特殊变种,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大脑分泌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观点

  A。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坚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抹煞了物质与意识的区别,把意识加以物质化,是对唯物主义的庸俗化

  C。在历史观上不可能坚持唯物主义

  D。在认识论上不可能坚持反映论

结束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有用

25人觉得有用

阅读全文

2019考研VIP资料免费领取

【隐私保障】

育路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相关文章推荐

25

2009.11

2010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配套习题同步练习题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重要知识点及复习提示  新大纲规定的考查范围与重要知识点......

25

2009.11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六)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

25

2009.11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五)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

25

2009.11

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如何克服三大普遍问题

  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已经被辅导老师们说“烂”了,这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是“......

25

2009.11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四)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

25

2009.11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五门课考试背诵版(三)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背诵版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

您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要报考研辅导班?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辅导班哪个好? 哪些北京考研辅导班靠谱? 2019考研辅导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