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资本总公式
1资本总公式是:g—w—g′。
这个公式代表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反映了各种资本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共同本质,因此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流通形式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资本流通形式即资本总公式g—w—g′和商品流通形式存在着重大区别。从中可以看出:①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能够在运动中自行增殖的价值②资本和货币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但资本却能够在运动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增殖。
(十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劳动力商品价值上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上的特点
它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源泉。
正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上的这个特点,使得雇佣工人在进入生产过程后,不仅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再生产出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以上的剩余价值,从而使得资本家投入的货币发生了价值增殖,变成了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十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也可以表现为商品,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成为剥削雇佣工人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十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①揭示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②得出剩余价值率的科学概念。它表示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理解提示:
资本根据价值转移形式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资本根据流通形式区分为:固定资本/可变资本
(十五)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说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物质要素作为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它们在商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其一,它们和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使用价值;同时,它们自身的价值在必要耗费的范围内也由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中去。其二,它们是人类劳动的载体,为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它们自身并不能创造任何新的价值。只有人类的抽象劳动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背诵提示:
注意与上一章劳动价值论结合考虑。
(十六)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含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工作日长度的决定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理解提示:
注意区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十七)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其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而资本积累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2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
(1)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欲和追求是其内在动力。
(2)无情的资本主义竞争则是外在压力。
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1)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的大小。
(十八)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2资本技术构成
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其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其他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除了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之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还造成了其他一些后果,比如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等。
(十九)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单个资本的增大。
2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1)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不断增大自己的资本实力,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2)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大的杠杆来实现的。
背诵提示:
注意区分以下三者之间的区别: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
(二十)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利润
利润是资本在运动中带来的,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产物的价值增加额。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产业部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润率
(1)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p‘代表利润率,则利润率p’=m/(c+v)。
(2)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⑤原料价格的变动。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
25人觉得有用
31
2009.05
(一)物质资料生产 1劳动过程三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劳动过程。劳动过程要顺......
31
2009.05
考研战场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那时的紧张心情亦早已平复。然而回想起每天上午与数学安安静静相伴三个半......
31
2009.05
        我的经历绝对是前无古人
  可能我的水平算不上很高,但是我的经历不敢说是后无来者,也绝......
31
2009.05
很多人都知道考研更是一场意志的考验,但是当你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的时光,最终却换来失败的苦果。于......
31
2009.05
考研的报名已经结束了,报名过后也就是我们已经确立好目标了,最后的冲刺,就应该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了......
31
2009.05
我毕业于西安的一所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读研是我的梦想,直到毕业那天,这个梦想也没有改变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