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09年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资料文学常识和名句一

2009-02-19 09:47:54 来源:
题型提示
《考试说明》对这一部分考查要求有四项: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初、高中语文课本所涉及的一流作家,或选用其作品,或在单元知识短文和课文注释中介绍过的(这里也包括一些古今中外作家,知名度较高但没有文章入选课文的)。中学课本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将近300人,应识记每位作家的姓名、国别、代表作等,其中的中国作家还要记住原名、笔名、字、号等。
所谓“文学体裁”,是指常见的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所谓”常识”,是指体裁的概念、分类、发展、艺术特点等。
考查“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以往高考中采用选择题这一题型,将两者结合起来考。
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曾经考过“默写中国名言、名句”这一内容。由于有不同意见,高考就取消了这一内容。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人们逐渐形成了共识:背诵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名句名篇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背诵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很有帮助。因此,《考试说明》中又恢复了这一内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考查一般采用填空题这一题型。
典例解析
【例1】 2001年高考试题第7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 B
【解析】 文学常识的考查,一般是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年代、国别、代表作品、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编排,让考生判断正误。本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答案应为B项。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著名散文《项脊轩志》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桐城派”则是清代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都有作品入选中学教材。A、C、D三项涉及的文学常识,也均没有超出中学语文教材的范围。只要对有关课文资料或注释文字稍加留意,应该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例2】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7题(江西、山西、天津卷):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秦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庄子》等。
B.元杂剧是一种歌舞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
C.话剧《日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是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部优秀作品。
D.《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巴尔扎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项链》的作者莫泊桑,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解析】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也就是说,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因为巴尔扎克、莫泊桑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莎士比亚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把莎士比亚说成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显然是错误的。D项涉及的几个作家作品,在高中语文第四册教科书中出现过A、B、C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A项关于先秦散文的内容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教科书中出现过,B项关于元杂剧的内容,C项关于《日出》的内容,均见于第四册《语文读本》。
【例3】 1997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9题:
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 ,无以至千里。(《苟子?劝学》)
(2)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自题小像》)
【答案】 (1)不积跬步 (2)学然后知不足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我以我血荐轩辕
【解析】 本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常见的名言警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高中教材《劝学》;“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两句鲁迅的诗在初中学习《藤野先生》和高中的《〈呐喊〉自序》等课文时,可能了解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小学就学过的诗句。另外,试题要求从四句中选择三句回答,难度并不大。只是“跬”、“坐”、“轩辕”等词语容易写错。
【例4】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9题:
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1) ,人不学不知义。(《礼记?学记》)
(2) ,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 。(刘禹锡《乌衣巷》)
(4)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答案】(1)玉不琢不成器 (2)此曲只应天上有 (3)飞入寻常百姓家 (4)小荷才露尖尖角
【例5】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8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回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2001年的《考试说明》中列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内容,这不是对以前《考试说明》中要求默写“名言名句”简单的恢复,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名篇”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这次试题中出了三段:(1)是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的四句,要求考生写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2)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回北固亭怀古》一词开首的两句,要求学生默写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两句。(3)是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要求学生默写出“不积小流……”“驽马十驾……”两句。这一段以几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方法,认为成功必须要靠不断的努力。
【例6】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8题(两省一市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段中的空缺部分。(只选2小题)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武《念奴娇?赤壁怀古》)
(3)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人生如梦,一尊还樽江月
(3)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这次试题中出了三段:(1)是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前两联,要求学生默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佳句。(2)是苏轼《念奴桥?赤壁怀古》中的下半阙,要求学生默写出“羽扇纶巾……”、“人生如梦……”两句。这下半句是从周瑜的功业写到了自己的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寄托了作者的感情。(3)是韩愈《师说》中的一段,要求学生默写出“其出人也远矣……”、“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两句。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圣益圣”、“愚益愚”的道理。
方法指津
1.注重积累。文学常识的积累,应当课内、课外结合,点面结合。要尽可能多读作品,使“文学常识简表”所列的作家作品,变成鲜活可感的具体形象。
2.及时梳理。平时积累的知识可能是分散的、凌乱的,及时梳理则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显示出较为清晰的脉络,这样能便于识记。
3.先理解后识记。我们在学习文学常识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力求准确无误,切不可模棱两可。感觉到的东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准确地记住它。
4.善于辨析。高考文学常识题多在人们熟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的范围内取材,但又往往在命题角度上变化出新。因此,善于比较辨析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专题训练
(一)
1.依次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
①《离骚》 ( ) ②《养生主》 ( )
③《淮南子》 ( ) ④《后汉书》 ( )
⑤《乐府诗集》 ( ) ⑥《观沧海》 ( )
⑦《桃花源记》 ( ) ⑧《世说新语》 ( )
⑨《滕王阁序》 ( ) ⑩《黄鹤楼》 ( )
○11《蜀道难》 ( ) ○12《兵车行》 ( )
○13《长恨歌》 ( )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15《游子吟》 ( ) ○16《马说》 ( )
○17《三戒》 ( ) ○18《陋室铭》 ( )
○19《秋声赋》 ( ) ○20《伤仲永》 ( )
○21《梦溪笔谈》 ( ) ○22《赤壁赋》 ( )
○23《容斋随笔》 ( ) ○24《剑南诗稿》 ( )
○25《天净沙?秋思》 ( ) ○26《西厢记》 ( )
○27《牡丹亭》 ( ) ○28《聊斋志异》 ( )
○29《官场现形记》 ( ) ○30《老残游记》 ( )
2.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
①《奥德赛》 ( ) ②《哈姆雷特》 ( )
③《人间喜剧》 ( ) ④《欧根?奥涅金》 ( )
⑤《丑小鸭》 ( ) ⑥《草叶集》 ( )
⑦《汤姆?索亚历险记》 ( ) ⑧《柏林之围》 ( )
⑨《羊脂球》 ( ) ⑩《变色龙》 ( )
○11《麦棋的礼物》 ( ) ○12《红与黑》 ( )
○13《堂?吉诃德》 ( ) ○14《战争与和平》 ( )
○15《巴黎圣母院》 ( ) ○16《双城记》 ( )
○17《我的百花故事》 ( ) ○18《牛虻》 ( )
○19《神曲》 ( ) ○20《浮士德》 ( )
○21《伪君子》 ( ) ○22《老人与海》 ( )
○23《毁灭》 ( ) ○24《简?爱》 ( )
○25《巨人传》 ( ) ○26《三个火枪手》 ( )
○27《爱弥儿》 ( ) ○28《唐璜》 ( )
○29《阴谋与爱情》 ( ) ○30《复活》 ( )
○31《猎人笔记》 ( ) ○32《怎么办》 ( )
○33《静静的顿河》 ( ) ○34《茶花女》 ( )
○35《源氏物语》 ( ) ○36《蟹工船》 ( )
○37《苦难的历程》 ( ) ○38《十日谈》 ( )
○39《玩偶之家》 ( ) ○40《变形记》 ( )
3.在括号里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①《尝试集》 ( ) ②《女神》 ( )
③《倪焕之》 ( ) ④《朝花夕拾》 ( )
⑤《子夜》 ( ) ⑥《红烛》 ( )
⑦《义勇军进行曲》 ( ) ⑧《四世同堂》 ( )
⑨《寄小读者》 ( ) ⑩《二月》 ( )
○11《莎菲女士的日记》 ( ) ○12《家》 ( )
○13《小二黑结婚》 ( ) ○14《暴风骤雨》 ( )
○15《日出》 ( ) ○16《围城》 ( )
○17《保卫延安》 ( ) ○18《一代风流》 ( )
○19《李自成》 ( ) ○20《燕山夜话》 ( )
○21《红旗谱》 ( ) ○22《青春之歌》 ( )
○23《创业史》 ( ) ○24《铁道游击队》 ( )
○25《花城》 ( ) ○26《林海雪原》 ( )
○27《白毛女》 ( ) ○28《红岩》 ( )
○29《李双双》 ( ) ○30《班主任》 ( )
(二)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核心为“仁”。现存《 》,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清静无为。《 》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主张“兼爱”。《 》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 ”。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名 ,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 ,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著有《孤愤》、《五蠹》、《说难》等,《韩非子》是 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 所作。原存本子已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集门客编写。
10.诸子散文: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先秦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 家、 家、 家和 家,其代表著作分别为《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在各学派中,首先兴起的是由孔子创立的儒家,继起的是墨家,然后是其他各家。
11.三教九流:三教指 。九流指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
12.屈原: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 。是我国古代 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1953年,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曾把他推举为 。
13.李斯: 代政治家。他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的作用。著有《谏逐客书》。
1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共33篇。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中山诸国之事,以记叙谋臣策士的说辞书信为主。是西汉 编修,相传曾巩作了补订。
15.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说苑》等。编修《 》。
16.贾谊:西汉 家、 家,代表作有《论积贮疏》和《过秦论》等。
17.司马迁: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所著史籍人称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五部分组成。本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鲁迅先生称其为“ ”。
18.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曹操: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现存20余首乐府诗,代表作是《 》、《龟虽寿》和《短歌行》。
20.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 ,人称“卧龙”。《出师表》是千古名作。
21.郦道元: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著有《水经注》40卷。阐述《 》中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的谬误。
22.陈寿:西晋哲学家。字承祚,著有《 》,它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为“前四史”。
23.傅玄:西晋哲学家和 家。字休奕。封鹑觚(gū)子。著有《傅子》、《傅玄集》,《马均传》是其作品之一。
24.李密:西晋武阳人,字 ,一名虔。有《陈情表》。
25.范晔:南朝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蔚宗,著有《后汉书》,“前四史”加上从 的二十个朝代的纪传体断代史,合称“二十四史”。
26.刘勰: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 的巨著。
27.陶渊明: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 ,私谥靖节。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28.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 ”之称。字遗少。曾任右军将军,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著有《王右军集》,《兰亭集序》是其中的著名序文。
29.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与 书》是其代表作。
30.丘迟:南朝梁文学家。字范希。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是 文中之佳作。
31.徐陵:南朝诗人。若有《玉台新咏》,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又一本诗歌总集。《孔雀东南飞》出于此。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诗》(见南朝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称“ ”。
32.魏徵:初唐政治家。字玄成,封郑国公。“ ,亦能覆舟”;“居安思危,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是他的名句。主编有《群书治要》。
33.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著名文学家,字子安,《滕王阁序》是其代表作。“ ,天涯若比邻”是他写的名句。
34.贺知章:唐朝诗人。字季真,自号 。《回乡偶书》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35.王之涣:唐朝诗人。字季陵。与高适、王冒龄等唱和,长于歌咏边塞题材。《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是其代表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36.高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别 》、《燕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他的名句。
37.孟浩然;唐朝诗人。与 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是其代表作。
38.岑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9.崔颢:唐朝诗人。《黄鹤楼》是其代表作。“黄鹤一去不复返, ”是其中的名句。
40.王昌龄:唐朝诗人。字少伯,《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是千古名句。《从军行》、《出塞》是其代表作。
41.王维: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开元中进土,累官至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现存《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作品。今存《 集》。
42.李白: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 。有“诗仙”之称,著有《 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是他的名篇。
43.杜甫:唐朝大诗人。字 ,自号 。世称杜少陵。有“诗圣”之称,著有《杜工部集》。《望岳》、《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是他的名篇。
44.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字 。人称“诗豪”。著有《刘梦得文集》和诗集《刘禹锡集》,“ ,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他的名句。
45.陈子昂:唐朝诗人。字伯玉。武则天当政时,曾任右拾遗。著有《 集》(陈伯玉集)。《 》中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他的名句。
46.孟郊:唐朝诗人。字东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说,著有《孟东野诗集》,《 》中的“谁言寸草心,”是歌颂母爱的佳句。
47.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字 ,号 ,卒谥“文”,因此,世人称其为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师说》、《马说》、《答李翊书》等是他的名作。
48.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字 ,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 ”,又称“柳柳州”。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
49.白居易:唐朝大诗人。字 ,号 。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其代表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50.李商隐: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 先生,有《玉 生诗》,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身无彩凤双飞翼, ”、“春蚕到死丝方尽, ”,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1.杜牧: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祖父留下的别墅中,故号为 ,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是他的名作。
52.柳永:北宋 派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他开创了慢词,扩充了词体的容量,故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说。著有《乐章集》,《雨霖铃》为其代表作。
53.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谥文正,后世称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抒发个人政治怀抱的《 》为其代表作。
54.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 ,号醉翁、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文坛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列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有《 集》,《醉翁亭记》、《卖油翁》等是他的名作。
55.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与儿子苏轼和苏辙都以文学著名,世称“三苏”,著有《 》,《六国论》是他的名作。
56.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 ,晚号半山,临川(今江西)人,故人称临川先生,生前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死后谥“文”,因而称王文公。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游 记》是他的名作。
57.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因作者在润州梦溪园写成他的著作,《梦溪笔谈》故得名。这部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物、地质和文学等方面的书,被李约瑟誉为“ ”。
58.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因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小溪边,以家乡故居濂溪名室,晚年在此讲学,世称“ 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爱莲说》是其名作。
59.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 派词人。字 ,号东坡居士,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著有《东坡全集》,《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等是他的名作。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