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09年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资料文学常识和名句二

2009-02-19 09:46:51 来源:
60.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字 ,世称谏水先生。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主持编写了我国最大的一部 体通史《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是其中的名篇。
61.周邦彦:北宋末期词人。字 ,号清真。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苏幕遮》(燎沉香)是他的作品之一。
62.李格非:北宋文学家。字文叔,著名女词人 的父亲。《书 后》是其名作。
63.文天祥:南宋末期政治家、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著有《 》,《<指南录>后序的》“序”是指诗集《指南录》自序后面的一篇序文。《 》也是他的名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其中的名句。
64.辛弃疾: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著有《稼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是他的名作。
65.姜夔:南宋著名 派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他的名作。他精通音乐,如《扬州慢》的词调就是他自己创作的。
66.李清照:北南宋之际婉约女词人。号 。她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生当作人杰, ”是她写的名句。
67.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别号 。诗集曰《剑南诗稿》,后世称为“剑南派”。他一生中共作了九千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是一位多产作家。共著有《入蜀记》、《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著作。
68.关汉卿:元朝戏剧家。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尹。一生从事戏曲创作活动。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或创作杂剧今知六十多种,散曲十余套。作品大多数以社会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深刻揭露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存有《 冤》、《 尘》、《 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玉镜台》、《金线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孝》等共十三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69.王实甫:元朝戏剧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今知14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残存《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另有散曲数首。《西厢记》塑造了崔鸾鸾、 等不同典型的妇女形象,词曲优美,深受人民喜爱,对元朝杂剧和后来戏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70.马致远:元朝戏剧作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又字千里。著有《汉宫秋》、《青衫泪》等戏剧作品。《天净沙? 》较为著名。
71.陶宗仪:元朝末年文学家。字九成,号南村。著有《南村辍耕录》,《 婆》是其中的一篇。
72.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 》。
73.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别号湖海散人。作品有《 》、《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种。
74.宋濂:元末明初散文家。字景濂,号潜溪。著有《宋学士文集》,《送 序》是他的名作。
75.刘基:元末明初诗文家。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封诚意。《卖 言》是他的名作。
76.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因隐居青丘,故自号青丘子。著有《高太史全集》,《 事》是他的名作;
77.归有光: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号 。著有《震川先生集》,《项脊轩志》是他的名作。
78.吴承恩: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 篇小说《西游记》。
79.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所居曰玉敬堂。著有 《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近人编有《汤显祖集》。
80.冯梦龙:明末小说家、戏剧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 ”。另有《桂枝儿》、《山歌》、《平妖传》、《新列国志》等。还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墨憨斋定本传奇》。本人创作有《双雄记》传奇小说,著论有《智囊》、《古今谭概》等多种。
81.徐霞客:明朝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所写游记由后人整理成书,取名《 游记》。
82.宋应星:明朝科学家。字长庚。所著科技著作《 》1637年后流传到日本,1869年后又被译成法文介绍到西方。
83.张溥:明末文学家。字天如。著有《 集》,《五人墓碑记》是他的名作。
84.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著有《 文集》,《柳敬亭传》是他的作品。
85.刘开:清朝文学家。字 ,一字孟涂,著有《孟涂文集》,《问说》是他的作品。
86.蒲松龄: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 ,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呕心沥血数十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书斋名,志异有 的意思。
87.方苞:清朝散文家和文学理论家。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号望溪。为“ 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属。立论大抵取程、朱学说,宣扬封建礼教。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逸事》是他的名作。
88.袁枚:清朝诗人。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 。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黄生借书说》是他的名作。
89.孔尚任:清朝戏曲作家。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早年隐居石门山,康熙帝于二十四年(公元1685)南巡至曲阜,被召讲经,受到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著作有《 扇》。
90.吴敬梓:清朝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称文木老人。著有长篇讽刺小说《 》。
91.曹雪芹:清朝文学家。名霑,字梦阮,号 、芹圃、芹溪,著有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
92.姚鼐:清朝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居室名为惜抱轩,故人称惜抱先生。著有《 全集》,《登泰山记》是他的名作。
93.龚自珍: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著有《定庵文集》、《己亥杂诗》,其中“我劝天公重抖擞, ”是被引用较多的名句。《病梅馆记》是他的名作。
94.王国维: 代著名学者。著有《人间词话》。
95.诗书:
96.风骚:
97.前四史:
98.四书:
99.五经:
100.六艺:
101.乐府双璧:
102.史学双璧:
103.唐宋八大家:
104.三曹:
105.三苏:
106.诗经:《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 》,因收入集子的诗有305篇,举其成数,又称为《 》。汉武帝时,被尊奉为 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107.诗经六义: (地方曲调)、 (朝廷正乐)、 (庙堂祭歌)、 (直接铺叙)、 (比喻)、 (以他物引出所歌咏的内容)。
108.诗与词的区别:诗和词都属于 文的范围,诗只供吟咏,词则如乐而歌唱。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有“ 句”、“诗余”等别名。
109.戏曲: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代表了我国古代戏曲的最高成就。元代杂剧以 、
、 、 成就最大,称之为“元代四大戏剧家”。他们的代表作是《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和《梧桐雨》。传奇在唐代指小说,在宋代泛指说唱、戏曲艺术,明代则指南曲剧本。明代传奇最杰出的作家是 ,其代表作《牡丹亭》最著名。清代最著名的传奇作家有 和洪昇,他们的代表作是《桃花扇》和《长生殿》。
110.明清小说:《 》是我国最出色的长篇历史小说;《 》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最优秀的神话小说;《 》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11.明代三大小说家:罗贯中(有《 》)、吴承恩(有《西游记》)、施耐庵(有《 》)。
112.清代三大小说家: (有《红楼梦》)、蒲松龄(有《聊斋志异》)、 (有《儒林外史》)。
113.古代诗歌包括、 、 、 、和 。
114.古体诗又叫 。其体裁有 等。这类诗歌在字数、句数、平仄、 和 等方面都 。按每句字数可以分为四言古诗、 、七言古诗和 四类。
115.近体诗成熟、盛行于 代。体裁有 和 两种。
格律规定严格。(1)格律诗按每句字数分为 和 两类。按格律规定,这类诗每首 句,分为四联,即 、 、 和 。韵律为二、四、六、八句 ;首句 。中间两联必须 。(2)绝句又称“ ”。按每句字数分为 和 。用韵规定: ;首句 ,对仗 。
116.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完成了我国古诗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各种体制 ,是我国文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诗歌。唐代诗歌不仅内容广泛而且人才辈出,各个诗派的代表诗人都有独创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派大诗人 的诗奔放 ; 派大诗人杜甫的诗 ; 派诗人王维的诗恬静幽美; 派诗人岑参的诗 。还有白居易的诗 ;李贺的诗奇诡险怪;李商隐的诗 等等,都别具异彩。这一切充分表明唐诗在艺术上已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形成了 、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117.古代的词原是配乐的小诗。源于 ,形成于中唐,到了宋代进入鼎盛期。宋词与 齐名。词的句子不同于近体诗,应节奏需要而有三、五、七言,故词又称为 、 、 等。
118.词的形式与诗有下列不同。(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 ;(2)不同的 在字数、句数、片数、平仄、押韵等方面都 ;(3)词的段叫阕,又叫 。一首由两段组成的词,前一段叫 ;后一段叫 。(4)词根据字数分为 、 和 三类。
119.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的成就卓著。从艺术风格上,可分为 派和 派。请完成下面的表格,以辨别这两种艺术风格。
风格
类别 派 派
(1)题材内容 山河、爱国、国事、怀古感事
(2)表现方法 比较含蓄蕴藉
(3)遵守格律 严守格律
(4)格调 恢宏、豪迈、沉郁
(5)代表词人 (北宋)柳永,周邦彦 (北宋)
(南宋) (南宋)辛弃疾
120.古曲是词蜕变而来的,体式与词相近,但 。曲兴起并盛行于 、 两代,在文学史上称为 。按功能分,古曲分为只供清唱的 和专供搬演的 两类。
121.散曲有以下特点:(1)散曲分为小令和 两种形式。(2)每首散曲都有 ,且属于一定的宫调。(3)各自曲牌在 、 、 和 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 名、 名、 名和 名。
122.杂剧是专供演出的曲,即 。人物都有宾白(即 )和 (即动作)。剧中角色都有规定的名称。例如,青年女主角称为 ;青年男主角称为 ;扮演老年男子的叫 ;扮演老年妇人的叫 。
(三)
补上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
2.浮云游子意, 。(李白)
3.细雨鱼儿出, 。(杜甫)
4.草枯鹰眼疾, 。(王维)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
6.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
7.星垂平野阔, 。(杜甫)
8.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
9.清水出芙蓉, 。(李白)
10.奇文共欣赏, 。(陶潜)
11.露从今夜白, 。(杜甫)
12.余霞散成绮, 。(谢眺)
13.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
1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15.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
16.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武)
17.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
18. ,不耻下问。(《论语》)
19.三人行, 。(《论语》)
20.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
21.两岸青山相对出, 。(李白)
22.僵卧弧村不自哀, 。(陆游)
23.鸟宿池边树, 。(贾岛)
24.不以物喜, 。(范仲淹)
25.一鼓作气, , 。(《左传》)
26,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孟子)
28.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长才。(培根)
29. ,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30.众口铄金, 。(《史记》)
31.五岳归来不看山, 。(徐霞客)
32.句有可削, ;字不得减, 。(刘勰)
33.故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劝学》)
34.言之无文, 。(《左传》)
35.忍看朋辈成新鬼, 。(鲁迅)
36. ,只有香如故。(陆游)
37. ,侈,恶之大也。(《左传》)
38.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祸患常积于急微, 。(欧阳修)
40. ,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
4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
42.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
43.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
44.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
45.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策》)
46.其文约,其辞徽, , 。《史记》
47.言者无罪, 。(《诗经》)
48.它山之石, 。(《诗经》)
49.靡不有初, 。(《诗经》)
50.辅车相依, 。(《左传》)
51.前事不忘, 。(《战国策》)
52.知己知彼, 。(《孙子兵法》)
53.物以类聚, 。(《易经》)
54.工欲善其事, 。(《论语》)
55.往者不可谏, 。(《论语》)
56. ,勿施于人。(《论语》)
57.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58.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59,学而不厌, 。(《论语》)
60.君子坦荡荡, 。(《论语》)
61.蓬生麻中, ;白沙在涅, 。(《劝学》)
62.流水不腐, 。(《吕氏春秋》)
63. ,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64.玉不琢,不成器, , 。(《礼记》)
65.临渊羡鱼, 。(《淮南子》)
66.桃李不言, 。(《史记》)
67. ,我为鱼肉。(《史记》)
68.水至清则无鱼, 。(《汉书》)
69. ,岁寒知后凋。(《后汉书》)
70.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
7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陶渊明)
72.落霞与孤骛齐飞, 。(王勃)
73.海上升明月, 。(张九龄)
74.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
75.为人性僻耽佳句, 。(杜甫)
76.蚍蜉撼大树, 。(韩愈)
77.不塞不行, 。(韩愈)
78.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79.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
80.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
81.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82.兼听则明, 。(司马光)
83.但愿人长久, 。(苏轼)
84.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
85.梅须逊雪三分白, 。(梅尧臣)
86.金玉其外, 。(刘基)
8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 。(解缙)
88.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
89.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
90.拼得十万头颅血, 。(秋医)
91.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
92.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
93.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
94.牢骚太盛防肠断, 。(毛泽东)
95.为有牺牲多壮志, 。(毛泽东)
96.高山仰止, 。(《诗经》)
97.与天地兮比寿, 。(屈原)
98.凫胚虽短, ;鹤颈虽长, 。(《庄子》)
99.合抱之木, ;九层之台, ;千里之行, 。(老子)
100.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李斯)
101.强弩之末, 。(《史记》)
102.人以铜为镜, ;以古为镜, ;以人为镜, 。[李世民(引自《资治通鉴》)]
103.穷且益坚, 。(王勃)
104.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
105.枝上柳棉吹又少, 。(苏轼)
106.众里寻他千百度, , 。(辛弃疾)
107. ,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108.匈奴未灭, 。(《史记》)
109. ,叹息肠内热。(杜甫)
1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
111.莫道桑榆晚, 。(刘禹锡)
112. ,不悱不发。(《论语》)
113. ,俭以养廉。(《格言联壁》)
114.上不怨天, 。(《礼记》)
115. ,不知其可也!(《论语》)
116.心病终须心药治, (《红楼梦》)
117.不入虎穴, 。(《后汉书》)
118.皮之不存, ?((左传))
119.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
120.抽薪止沸, 。(魏征)
121.城门失水, 。
122. ,景行行止。(《诗经》)
123.投我以木瓜, 。(《诗经》)
124.前不见古人,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125. ,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126.丹青不知老将至, 。(杜甫)
127.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128. ,天空任鸟飞。(吴承恩)
129.青山遮不住, 。(辛弃疾)
130.仓廪实而知礼节, 。(《史记》)
131.雄关漫道真如铁, 。(毛泽东)
132.踏遍青山人未老, 。(毛泽东)
133.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
134.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35. , ;壁立于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36.曾经沧海难为水, 。(元稹)
137.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
138.埋骨岂须桑梓地, 。(黄冶峰)
139.醉卧沙场君莫笑, 。(王翰)
1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141.尽信《书》, 。(《孟子》)
142. ,熟读而精思。(朱熹)
143.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
14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145.千门万户瞳瞳日, 。(王安石)
146.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
147.要知松高洁, 。(陈毅)
148.待到山花烂漫时, 。(毛泽东)
149.怅寥廓, , ?(毛泽东)
150.吟安一个字, 。(卢延让)
151.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
152.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15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
15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155.心事浩渺连广宇, 。(鲁迅)
156. ,不期乎镆铘; ,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57.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158.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
159.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
160.羽扇纶巾, , 。(苏轼)

参考答案
(-)
1.①屈原 ②庄周 ③刘安 ④范晔 ⑤郭茂倩 ⑥曹操 ⑦陶渊明 ⑧刘义庆 ⑨王勃 ⑩崔颢 ○11李白 ○12杜甫 ○13白居易 ○14岑参 ○15孟郊 ○16韩愈 ○17柳宗元 ○18刘禹锡 ○19欧阳修 ○20王安石 ○21沈括 ○22苏轼 ○23洪迈 ○24陆游 ○25马致远 ○26王实甫 ○27汤显祖 ○28蒲松龄 ○29李宝嘉 ○30刘鹗 2.①荷马 古希腊 ②莎士比亚 英国 ③巴尔扎克 法国 ④普希金 俄国 ⑤安徒生 丹麦 ⑥惠特曼 美国 ⑦马克?吐温 美国 ⑧都德 法国 ⑨莫泊桑 法国 ⑩契诃夫 俄国 ○11欧?亨利 美国 ○12司汤达 法国 ○13塞万提斯 西班牙 ○14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15雨果 法国 ○16狄更斯 英国 ○17栗良平 日本 ○18伏尼契 爱尔兰 ○19但丁 意大利 ○20歌德 德国 ○21莫里哀 法国 ○22海明威 美国 ○23法捷耶夫 苏联 ○24夏绿蒂?勃朗特 英国 ○25拉伯雷 法国 ○26大仲马 法国 ○27卢梭 法国 ○28拜伦 英国 ○29席勒 德国 ○30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31屠格涅夫 俄国 ○32车尔尼雪夫斯基 俄国 ○33肖霍洛夫 苏联 ○34小仲马 法国 ○35紫式部 日本 ○36小林多喜二 日本 ○37阿?托尔斯泰 苏联 ○38薄伽丘 意大利 ○39易卜生 挪威 ○40卡夫卡 奥地利 3.①胡适 ②郭沫若 ③叶圣陶 ④鲁迅 ⑤茅盾 ⑥闻一多 ⑦田汉 ⑧老舍 ⑨冰心 ⑩柔石 ○11丁玲 ○12巴金 ○13赵树理 ○14周立波 ○15曹禺 ○16钱钟书 ○17杜鹏程 ○18欧阳山 ○19姚雪垠 ○20邓拓 ○21梁斌 ○22杨沫 ○23柳青 ○24刘知侠 ○25秦牧 ○26曲波 ○27贺敬之、丁毅 ○28罗广斌、杨益言 ○29李准 ○30刘心武
(二)
1.丘;论语 2.道家;老子 3.墨子 4.孔孟;散文 5.周 6.况 7.法 8.列御寇9.吕不韦 10.儒;道;法;墨 11.儒教、道教、佛教 12.原;浪漫;世界文化名人 13.秦 14.刘向 15.战国策 16.政论;文学 17.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8.汉书 19.观沧海 20.孔明 21.水经 22.三国志 23.文学 24.令伯 25.晋到明 26.文学理论批评 27.元亮 28.书圣 29.朱元思 30.骈 31.叙事;乐府双璧 32.水能载舟;戒奢以俭 33.海内存知己 34.四明狂客 35.登鹳雀楼 36.董大 37.王维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9.白云千载空悠悠 40.一片冰心在玉壶 41.王右丞 42.青莲居士;李太白 43.子美;少陵野老 44.梦得;沉舟侧畔千帆过 45.陈拾遗;登幽州台歌 46.游子吟;报得三春晖 47.退之;昌黎先生 48.子厚;柳河东 49.乐天;香山居士50.心有灵犀一点通;蜡炬成灰泪始干 51.杜樊川 52.婉约 53.岳阳楼记 54.永叔;欧阳文忠公 55.嘉祐集 56.介甫;褒禅山 57.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58.濂溪 59.豪放;子瞻 60.君实;编年 61.美成 62.李清照;洛阳名园记 63.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详 64.稼轩;长短句 65.婉约 66.易安居士;死亦为鬼雄 67.放翁 68.窦娥;救风;拜月 69.红娘 70.秋思 71.黄道 72.水浒传 73.三国演义 74.东阳马生 75.柑者 76.书博鸡者传 77.震川 78.长 79.传奇 80.三言 81.徐霞客 82.天工开物 83.七录斋 84.南雷 85.明东 86.留仙;短;记叙怪异 87.桐城;左忠毅公 88.随园老人 89.桃花 90.儒林外史 91.雪芹 92.惜抱轩 93.不拘一格降人材 94.近 95.《诗经》与《尚书》 96. 《诗经》、《楚辞》 97.《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98.《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99.《诗》、《书》、《礼》、《易》、《春秋》 100.①礼、乐、射、御、书、数 ②《诗》、《书》、《礼》、《易》、《乐》、《春秋》 101.《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102.《史记》、《资治通鉴》 103.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104.曹操、曹丕、曹植 105.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106.诗;诗三百;儒家 107.风、雅、颂、赋、比、兴 108.韵;长短 109.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汤显祖;孔尚任 110.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111.三国演义;水浒传 112.曹雪芹;吴敬梓 113.古体诗 近体诗 词 曲 114.古风 古诗 民歌 乐府 歌行 用韵 对仗 比较自由 五言古诗(五古) 杂言古诗(杂古) 115.唐 格律诗 绝句 (1)五言格律诗(五律) 七言格律诗(七律) 八(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尾字必须押平声韵 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对仗 (2)律绝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二、四句尾字押平声韵 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比较自由 116.无不齐备 李白 飘逸 现实主义 沉郁顿挫 田园 边塞 雄奇瑰丽 平易通俗 绚丽精工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117.古诗 唐诗 长短句 诗余 琴趣 118.(1)词牌(词调) (2)词牌 有自己的格式和规定 (3)片(叶) 上阕(上片、上叶) 下阕(下片、下叶) (4)小令 中调 长调 119.婉约 豪放 (1)儿女私情,离愁别绪 (2)以铺叙、直抒胸臆为主 (3)经常 突破 (4)委婉、绮丽、细腻 (5)(南宋)姜夔,李清照 (北宋)苏轼 120.比较自由 金 元 元曲 散曲 杂剧 121.(1)套曲 (2)曲牌 (3)字数 句数 平仄 用韵 类别 宫调 曲牌 曲题 122.剧曲 对话或独白 科介 正旦 正末 外末(外)卜儿
(三)
1.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日故人情 3.微风燕子斜 4.雪尽马蹄轻 5.铁马冰河入梦来 6.一片冰心在玉壶 7.月涌大江流 8.身世浮沉雨打萍 9.天然去雕饰 10.疑义相与析 11.月是故乡明 12.澄江静如练 13.不废江河万古流 14.直挂云帆济沧海 15.道是无晴却有晴 16.淡妆浓抹总相宜 17.绝知此事要躬行 18.敏而好学 19.必有我师焉 20.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1.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尚思为国戌轮台 23.僧敲月下门。 24.不以己悲 25.再而衰 三而竭 26.亲贤臣 远小人 27.登泰山而小天下 28.是以傅彩 29.鉴前世之兴衰 30.积毁销骨 31.黄山归来不看岳 32.足见其疏 乃见其密 33.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34.行而不远 35.怒向刀丛觅小诗 36.零落成泥碾作尘 37.俭,德之共也 38.臣心一片磁针石 39.智勇多困于所溺 40.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41.悠然见南山 42.犹抱琵琶半遮面 43.此时无声胜有声 44.杨柳岸,晓风残月 4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6.其志洁 其行廉 47.闻者足戒 48.可以攻玉 49.鲜克有终 50.唇亡齿寒 51.后事之师 52.百战不殆 53.人以群分 54.必先利其器 55.来者犹可追 56.己所不欲 57.匹夫不可夺志也 58.思而不学则殆 59.诲人不倦 60.人常戚戚 61.不扶不直 与之俱黑 62.户枢不蠹 63.独学而无友 64.人不学 不知道 65.不如退而结网 66.下自成蹊 67.人为刀俎 68.人至察则无徒 69.疾风知劲草 70.非宁静无以致远 71.便欣然忘食 72.秋水共长天一色 73.天涯共此时 74.每逢佳节倍思亲 75.语不惊人死不休 76.可笑不自量 77.不止不行 78.行,成于思,毁于随 79.歌诗合为事而作 80.山雨欲来风满楼 81.忧劳可以兴国 82.偏听则暗 83.千里共婵娟 84.万紫千红总是春 85.雪却输梅一段香 86.败絮其中 87.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88.人精练达即文章 89.去留肝胆两昆仑 90.须把乾坤力转回 91.我以我血荐轩辕 92.俯首甘为孺子牛 93.万水千山只等闲 94.风物长宜放眼量 95.敢叫日月换新天 96.景行行止 97.与日月兮齐光 98.续之则忧 断之则悲 99.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 始于足下 100.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就其深 101.势不能穿鲁缟也 102.可以正衣冠 可以见兴替 可以知得失 103.不坠青云之志 104.江枫渔火对愁眠 105.天涯何处无芳草 106.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7.位卑未敢忘忧国 108.无以家为也 109.穷年忧黎元 110.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111.为霞尚满天 112.不愤不启 113.勤能补拙 114.下不允人 115.人而无信 116.解铃还须系铃人 117.焉得虎子 118.毛将焉附 119.为有源头活水来 120.剪草除根 121.殃及池鱼 122.高山仰止 123.报之以琼琚 124.后不见来者 独怆然而涕下 125.千磨万击还坚劲 126.富贵于我如浮云 127.停车坐爱枫林晚 128.海阔凭鱼跃 129.毕竟东流去 130.衣食足而知荣辱 131.而今迈步从头越 132.风景这边独好 133.人间正道是沧桑 134.操千曲而后晓声 135.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36.除却巫山不是云 137.成由勤俭败由奢。 138.人生到处有青山 139.古来征战几人还 14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1.则不如无《书》 142.循序而渐进。 143.敬人者人恒敬之 144.只缘身在最高层 145.总把新桃换旧符 146.桃花依旧笑春风 147.待到雪化时 148.她在丛中笑 149.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50.拈断数茎须 151.心有灵犀一点通 152.千里莺蹄绿映红 153.在乎山水之间也 154.浅草才能没马蹄 155.于无声处听惊雷 156.良剑期乎断 良马期乎千里 157.秦时明月汉时关 158.自在娇莺恰恰啼 159.气吞万里如虎 160.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