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2017-01-25 10:56:58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在人们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见哲学智慧产生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在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名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4、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普通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家的则把自己的世界观加以体系化和理论化。)

  2、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处理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方法。一般而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 各门具体学科知识是对世界某一领域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哲学是对世界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抽象。具体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具体事物,哲学研究的额对象是世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哲学不等于科学,也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一切轻视哲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有害的。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1)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项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2、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理由(为什么)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其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这对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不同的回答,决定了哲学的性质和方向,也决定了他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组成的,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这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虽然在总结自然科学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根本观点是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实在,当成本原。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表现。

  本能简单地认为唯心主义是错的,唯物主义是对的或科学的。只能理解为唯物主义在本质上和方向上是正确的,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唯心主义在本质上是颠倒的,方向上是错误的,与世界本来面目不符。唯物主义也有过错误,唯心主义也有某些合理的思想。哲学的这两个基本派别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3、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1)形而上学是关于世界是独立的静止的不发生变化的世界观。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是联系的运动的不断发展的世界观。二者是对世界状态最一般概括和总结。是对立的世界观。

  (2)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分;唯心主义

  也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之别。

  五、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哲学属于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不能把哲学与正确或科学等同起来.)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不同程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概括和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变革的先导。先导作用表现在:

  (1)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

  (2)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3)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注意: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不能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所谓真正的哲学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哲学代表,在同一时代,有对时代任务和要求不同程度反映的不同哲学)

  六、哲学史上的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深厚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

  自然科学的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量、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摆脱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束缚;使辩证法成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结束了唯心主义对辩证法的窒息。

  (2)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把辩证唯物主义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开启了人类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时代,真正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3)第一次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表现在正确揭示实践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表现在产生于实践的原理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是行动指南,不是教条。革命性表现在马哲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还表现在它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或者理解为革命性表现在实践性和阶级性上。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4、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学习马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3)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最后,希望育路小编整理的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