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同步练习题2

2017-01-17 15:47:54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13.著名的“卡诺莎之辱”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14.下列情况,中世纪的欧洲人民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答案:B

  15.13世纪30年代以后,宗教裁判所在欧洲逐步推广,这从本质上说明

  A.天主教地位更加巩固 B.当牧师成为人们理想职业

  C.天主教会更加残暴 D.天主教会走向衰弱

  答案:D

  16.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

  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

  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答案:C

  17.14—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挑战,主要来自于

  ①资产阶级 ②新贵族 ③封建君主 ④内部的分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无上;而人生来有罪,卑微渺小,无足轻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和教会,才能求得来世“天国”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但丁说,就人所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

  材料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

  ——上述材料均引自朱寰主编的《世界中古史》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背景和性质。

  评述观点:

  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宣扬神的权威,其实质是通过宣扬人对神的从属关系,继续维护封建依附关系;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所谓来世的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中实行禁欲主义,其实质是要人们忍受现世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从而维护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

  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制度下人对人的从属关系,斩断形形色色的封建束缚,使资产阶级能够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其实质是追求现世的政治、经济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的束缚。

  性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

  19.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表现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种形式上。

  关系:①都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发生的;②斗争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因为天主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③从使用的“武器”来说,都是以“旧”反旧,即文艺复兴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武器,而宗教改革也是以对上帝、耶稣的信仰为前提,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与软弱;④从结果来说,都促成了社会进步,打击了天主教会、封建势力,都是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0、简述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解题关键:天主教会维护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思路引领:教会本身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它是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答案提示:

  16世纪的天主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是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神圣的灵光;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教会本身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就要推翻封建制度,而天主教会又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21、读图回答(17分):图略

  图一 教皇出行图 图二 路德焚毁教皇令 图三 烧死“异端”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8分)

  图一反映的是天主教的特殊地位和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天主教会采取应对措施,如烧死“异端”。(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图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5分)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使人们认识到信仰问题不能靠武力解决。(5分)

  (3)你如何看待图三的措施?(4分)

  迫害“异端”的行为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但信仰问题是不能靠武力解决的。只有实行宗教宽容,才是解决宗教纷争的有效途径。(4分)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同步练习题2”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