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7-01-15 19:01:15 来源:精品学习网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

  (1)国家的本质: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根本属性:阶级性。

  (2)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6)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只有"。

  (8)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的时代内容。

  框题二:

  (I)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基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6)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树立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7)如何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框题三:

  (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2)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

  O直接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选举方式。(人数少的情况下)

  O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可以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但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O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等额选举在确定候选人时,能够考虑到代表性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O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能够为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在差额选举中,有助于选民了解选举人,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2)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出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选择。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能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归属感、责任感,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征询民意,集思广益,使公民通过多种方式,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参与决策的制度。能够使决策既合乎公众的需要和愿望,又切实可行。

  (2)公示制度:决策机关通过公示板、公示卡、微机触摸屏、公众宣传单、办事指示卡等形式,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公示出来的制度。有利于公众了解决策内容,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3)专家咨询制度: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决策中的作用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们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和科学预测方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社会听证制度: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行政处罚事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等的决策,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及其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的制度。有利于决策集思广益、有科学根据、有制度保证。

  3、我国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基层民主形式

  (1)农村村民自治:

  O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