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随堂检测题

2017-01-13 17:23:14 来源:高考帮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对意识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本来就有的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3.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方面利用人工诱变创造了许多新品种。我国已培育出水稻、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等作物的新品种共1000个。目前,人们已造出了“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这说明

  A.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

  B.自然界的物种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

  C.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

  D.人类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种

  4.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5.“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是指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

  C.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

  6.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7.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第一个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要弘扬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也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和平发展观。这句话所蕴含的唯物论观点是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9.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

  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示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

  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0.“有恒产才能有恒心,国家制订法律全面落实保护私有财产权,这让人们吃上了定心丸。”《物权法》出台,最终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联系是普遍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最终将个税起征点确定为1 600元。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整体与局部是相互联系的

  D.量变引起质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4. 下列现象属于意识的有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②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东西 ③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④路线、方针、政策⑤神话传说⑥按照设计图施工的过程⑦教条主义⑧几何定理

  A. ①②④⑤⑦⑧ B.①④⑤⑦⑧ C. ①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⑧

  15.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这表明

  A.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办事情应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国务院为此作出了关于保证电力供应的部署,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统一调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用电管理,合理引导电力消费,缓解了电网峰谷的矛盾。从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A.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重视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17.解决城乡差距,过去依靠的农产品增长、提价等方法已经失灵。如今,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说明

  A.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B.人类的认识要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C.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正确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18. 2006年6月9日,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世界杯期间,中央气象台每天都对将要举办比赛的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人们对未来天气的认识表明

  A.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C.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D.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19.各地区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不要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对各地预期发展目标的要求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按客观规律办事

  C.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D.理想要靠奋斗去实现

  20.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1.“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22.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三.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辨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正确的意识,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因此,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12分)

  24、(06年北京)“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

  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12分)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二政治:把握思维的奥妙随堂检测题”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