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2017-01-07 23:52:39 来源:沪江高考资源网

   (一)“看”。看设问,浏览资料

  1、首先主要看设问。

  审设问,不同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学生在答题时一定把问题看三篇,把问题当作一道作文题来审,把握是从哪个方向来答题

  2、其次浏览资料。

  (1)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是图表的“眼睛”,它会告诉你图表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2)审图表(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关键是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

  (3)审附注(解释性的和补充性的)这是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它往往提醒图表内容的关键。

  (4)注意特定年份的意义(如78年(改革开放)、97年(香港回归)、05年(免除农业税)

  (二)“比”。比数据,找结论。

  1、纵向比较,前后数据之间比较

  2、横向比较,左右数据的比较

  3、同类比较

  ,即同类数据之间比较,可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看成一类公有制经济,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看成另一类即非公有制经济。

  4、整体比较,即表与表之间的比较。

  第二步比数据,学生一定要运语言来概括数据,不能用数据说明题目,也就是把数字用文字表达出来,别外除了描述数据的变化规律之后,一定要得出结论。

  (三)“析”。分析原因,找措施。

  数据呈现的是现象,或反映出来的问题,到了第二、三问一般都要进一步深层次的分析。大家在进一步分析时,一定要找到课本知识点与材料的结合点,还可引用社会热点、联系实际问题加以发挥创造。

  (责任编辑:杨旭杰)

分享“高二政治:图表数据式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