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一地理知识点,方便广大网友查阅!希望各位同学,能从中得到想要的知识。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结构特点
(1)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33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
(2)双层结构:上层叫硅铝层,含硅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不连续分布);下层叫硅镁层,铝的成分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在地壳中普遍存在。
2.地壳中的矿物
矿物的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重要的造岩矿物
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
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钛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3.岩石和矿床
岩石
矿床
概念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
分类
①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前者如花岗岩,后者如玄武岩
②沉积岩,如砂岩、石灰岩等
③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①内生矿床,主要由岩浆活动形成
②外生矿床,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③变质岩,主要由变质作用形成
4.物质组成和循环:
物质组成
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责任编辑:李江涛)
分享“高一地理: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