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试题(2016—2017)学年

2016-12-22 08:57:29 来源:精品学习网

  高中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育路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75分。)

  1.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 )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4.春节即将来临,中国人割舍不掉的“过年”情结体现出 ( )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节日消费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回答5~6题。

  5.对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正确的看法是 高考资源网 ( )

  A.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

  6.在世界著名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自己独立发展历程的文明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中华文明 D.古印度文明

  7.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实事求是”一词源自班固所著的《汉书》,本意是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把它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变成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赋予了新的境界。“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书》说明 (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D.我们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定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其文化价值之所在。经济全球化无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这说明( )

  A.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D.民族差异与文化差异具有一致性

  10.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11.法国人大多以卢浮宫、凡尔赛宫、奥赛博物馆等为自豪,他们把这些文化遗产以“国家”的名义免费向公众开放,使每个人都认识到“文化遗产就在我身边”。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 ( )

  A.能保持自己思想文化上的独立,拒绝外来文化

  B.能让自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能使自己民族文化不被世界文化融合

  D.既能保护传统文化,又能形成公众的民族认同感

  12.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把文化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消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麦当劳为例,今天在世界120多个国家遍布着2.8万多家麦当劳餐厅。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此,我们应该( )

  A.吸纳一切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B.坚决抵制一切外国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

  C.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

  D.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的图谋

  13.文化大师张岱年指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见 (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语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软力量。近年来,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掌握汉语成为很多人把握机遇求得发展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软实力的迅速增强。回答14—15题。

  14.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

  A.汉字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载体 B.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C.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D.汉字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见证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能够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生长万物。对“厚德载物”思想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厚德载物”思想是封建思想的糟粕,应该摒弃

  B.“厚德载物”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人人都应该遵循

  C.“厚德载物”思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竞争观念不相适应,应对其加以改造

  D.“厚德载物”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16.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中国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

  ①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 ②我们应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③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④国家应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在不同时期爱国热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现在这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关于爱国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③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④爱国主义是近现代中国特有的精神风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山寨”文化以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群众所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良莠不齐,某些内容雅俗共赏,某些内容却低级粗俗。这说明 ( )

  ①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引导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应当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09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自觉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③发展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点击进入》》》高二政治期末试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与牌坊、基督与天地(神),使澳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象。澳门文化独具特色说明( )

  A.只有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

  B.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D.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21.“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这表明阅读 ( )

  ①是个人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是培养个人和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③是获得和享用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 ④体现了个人与民族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右图漫画《“风水”惹的祸》启示我们(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C.要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

  D.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这表明

  A.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终极目标 (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建设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

  D.中华文化充满持久的魅力

  24.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我们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条重要途径是 ( )

  A.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B.闭门思过,每日三省吾身

  C.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D.跟着感觉走,“随大流”

  25.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句话强调说明 ( )

  ①知识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相当重要,是不容忽视的

  ③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④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对知识文化修养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英国哲学家罗素5岁的时候,家人带他去海边玩,他发现自己无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来,非常生气。于是他问姑姑:“海蜞会思考吗?”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应该学习”,罗素说。是啊,人会思考,动物会思考吗?什么叫思考?为什么说动物不会思考?这些起初不显眼的问题,一旦认真起来,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门“精神哲学”专门讨论这些问题。这说明 ( )

  A.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

  B.儿童的哲学停留在经验和无意识的层次

  C.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D.惊讶和困惑是一切哲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27.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28.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这是 (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9.“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30.蒙古民族主要信仰喇嘛教,他们认为“布尔红”(菩萨)主宰世界和人的命运。下列说法中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 )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理主动静 D.物是观念的结合

  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3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33.俗语说:“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中蕴涵的哲学寓意是( )

  A.人在客观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物质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的过程中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34.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上述两种观点 ( )

  A.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正确地回答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都夸大了物质的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C.前者正确,他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后者错误,他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D.前者错误,他夸大了物质的运动;后者正确,他正确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5.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时的“实”不能代替此时的“实”。其中的哲理是 ( )

  A.事物运动是绝对、无条件、永恒的 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

  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

  36.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正确的意识有时候也可以决定物质

  37.在谈到作文的夸张时,鲁迅曾有关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论述。语文老师在教我们作文时,也总要求发挥想象力。其实,人的任何想象 ( )

  A.都来源于人脑 B.都来自客观世界

  C.都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 D.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8.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索、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

  ①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直接模仿

  ②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移入人脑并被人脑改造加工过的

  ③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9.“当人类砍倒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哲学启示是 ( )

  A.自然界是向前运动变化发展着的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

  C.人类应全面看待自身活动的影响 D.广大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40.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梁羽生主张“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他解释说,侠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其内容甚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古人对侠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到现代每一个武侠小说作家心中都有一个侠的概念。人们对“侠”的理解不同说明 ( )

  A.对“侠”的价值判断并无客观依据

  B.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是不可能完善的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1.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你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是很有修养的人,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期坚持,也许真的能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 )

  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命运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42.驴的叫声很难听,它十分羡慕蝉的叫声,于是向蝉求教,蝉说:“我天天不吃饭,只喝露水,故声音清脆嘹亮。”驴咬紧牙关,每天以露水为食,不久就饿死了。这则故事的哲学寓意是 ( )

  A.做事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 B.做事情必须有意识作指导

  C.做事情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 D.做事情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43.漫画反映的现象,从哲学上看 ( )

  A.体现了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的阻碍作用

  B.重视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

  C.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D.侵犯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44.《孙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这表明 ( )

  ①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④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5.有一个人因意外流落到荒岛上,他一心想回到大陆,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了独木舟。对于他制独木舟的活动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实践活动。但是是无社会性的独立的个人活动

  B.不是实践活动。只不过是个人的本能的行动

  C.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因为制作独木舟的技能是社会赋予的

  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远离社会,回归自然

  4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认为,科学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④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表明 ( )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48.号称中国股市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说,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这告诉我们 ( )

  A.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B.真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C.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49.2009年楼市“拐点”到底指什么?是指房价从上涨到下跌,还是指房价从快速上涨到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50.下列诗句,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反映同一哲理的是( )

  A.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第Ⅱ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______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5分。)

  51.“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10分)

  52.1978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迫切要求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简要说明中央出台允许农民土地流转政策的哲学依据。(9分)

  53.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广泛而密集的信息网络、高覆盖率的发射系统,使其成为社会的舆论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现代大众传媒、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辨析:大众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播的源泉。(13分)

  5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等。这些规律告诉人们,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类文明才能进步,违背了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请回答:

  (1)怎样理解“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6分)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7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试题(2016—2017)学年”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