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2016-11-03 18:57:10 来源:学习啦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造纸术

  (1)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

  (3)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影响最为久远,有利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印刷术

  (1)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

  (2)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

  (3)活字印刷术经波斯传到西方,“成为新教的工具”,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3)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韩非子》)

  (2)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阿拉伯,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1)唐朝出现火药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设有专门机构制造火药武器。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有力武器。

  总而言之,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传欧洲,促进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对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传统科学为什么能够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中国科技又会在明清时期走向衰落?

  1、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中国最早建立了封建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同时国家对科技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的科技给予了一定支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民族融合,长期对外开放,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在明清走向衰落的原因: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阻碍了有关科技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使近代自然科学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程朱理学的束缚;中国传统科技自身的局限性,即:1)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上的探索,得到发展的一般只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等科技领域;2)缺少实验的传统。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