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基础知识整理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2016-11-02 20:01:26 来源:逍遥右脑记忆网

   1.背景

  (1)________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894年,日本借朝鲜__________之机入侵朝鲜并蓄意挑起战争。

  答案:(1)明治维新 (2)东学党起义

  2.主要经过:______海战(战争爆发)——________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__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束)。

  答案:丰岛 黄海 威海卫

  3.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

  答案:马关条约

  (1)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________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付日本军费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_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答案:①台湾 ③重庆 ④设厂

  (2)危害:

  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②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刺激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________的狂潮。

  答案:②资本输出 ③瓜分中国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疑难解析

  1.甲午中日战争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的影响

  (1)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影响:打破了东亚地区短暂平衡的政治格局。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势力增强,列强尤其是日俄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为激烈。

  (2)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结构进一步变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③洋务运动破产和“中体西用”思想破产,西学东渐进入新阶段。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政治制度(维新思想与民主共和)。

  ④促成民族群体的觉醒,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在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在经济上出现了实业救国、民间办厂热潮。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基础知识整理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