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基础知识整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2016-11-02 18:58:20 来源:逍遥右脑记忆网

   1.目的:镇压以“________”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侵略权益 。

  答案:扶清灭洋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________进犯; 8月,八国联军攻陷________。

  答案:天津 北京

  3.结果:1901年清政府签订《________》

  答案: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________,各国驻兵保护。

  答案:使馆区

  (3)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4)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影响: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特别提醒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对动员民众参与反帝斗争具有巨大作用,但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不能把西方文明和西方侵略区别),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在。

  疑难解析

  1.晚清时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1)阶段特征:

  ①19世纪40—60年代:包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方式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②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主要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手段在政治上从采取瓜分手段到以华制华的转变,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各国共同支配到美国逐渐占优势再到一战期间日本独霸的局面。

  (2)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①一方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是中国近代长期落后的根源。

  ②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促使传统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传统政治体制面临危机,人文社会及经济结构裂变;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中国经济现代化启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中国政治现代化启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推动清王朝的政治现代化改革——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责任编辑:康彦林)

分享“高一历史:基础知识整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