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历史教案 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四)

2016-11-01 13:50:10 来源:精品学习网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 中的贡献越来越大)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变化。

  (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生活结构:衣食住行用)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1)国际竞争重点由军事、政治转到经济、科技。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拉大。(南北差距扩大)

  (3)对发展中国家有双重影响。(机遇和挑战)

  【要点透析】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遭受的挫折

  (1)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

  (2)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它的巩固要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长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4)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严重影响。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绝不应拘泥于惟一的苏联模式。

  (6)苏东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的道路。

  2.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同以往世界格局变化相比的不同点

  (1)它是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维也纳体系形成于欧洲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帝国后,瓦解于1848年欧洲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的产物,瓦解于二战;两极格局是二战的产物,但它的瓦解却不是因为战争。

  (2)它不是通过将战胜国意志强加给战败国来实现变化的 。维也纳体系是由俄、英、普、奥操纵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英法美意志的产物;两极格局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但它的瓦解却不是 。

  (责任编辑:郭峰)

分享“高三 历史教案 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四)”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