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文垂-二战的“殉难城市”,考文垂

2016-10-29 19:20:09 来源:爱学啦

   1940年11月14日下午3时,英国情报局破译了一份敌方的无线电报,获悉德国大批飞机将于当晚飞临英国中部城市考文垂,并进行又一轮轰炸。当情报局人员把这机要信息告知首相丘吉尔时,万万没有想到首相的指令是不必向考文垂的居民发警报或者把他们疏散,只需要命令防空部队作好战斗准备。“简直不可思议”,谋报人员被这一指令惊得目瞪口呆。当晚德国空军的轰炸机群就在考文垂上空轰鸣。突如其来的猛烈袭击,使市政当局、警察、救火队、民防队及市民陷人一片慌乱,手足无措。空袭后果极其严重:城区遭到毁灭性打击,所有公用设施被摧毁,铁路、公路交通堵塞,市民死伤千余人,一座繁华的工业城市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考文垂”从此在一代英国人心中成了恐怖的代名词!

  考文垂是英国在战争中的主要军火库之一,就防空能力而言,它有410门机动高射炮可供调用,也有能力采取其他的防御措施。其实,英国政府早在11月12日就得到准确的情报,知道德国空军将在14日至15日空袭考文垂。那么当局为什么不及早防备,要听任考文垂毁灭呢?丘吉尔有说不出的苦衷,他的目的是宁肯牺牲考文垂,也决不让秘密情报的来源暴礴出来。

  所谓秘密情报的来源,其实是一架“埃尼格玛”型的德军无线电编码译码机,它具有极高的保密性,其电码系统有充分的把握不让外界的译电员破译解读,这种译码机是德军统帅部直接同其团以上指挥部进行联系的保密通讯工具。德军统帅部按部队的编制,制造了同等数量的“埃尼格玛”机,并严格监视每台译码机的活动。在使用中由于没有发现泄密的痕迹,因此希特勒完全信任它,许多重大的作战命令、计划、情报,都通过它来传送。然而,德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英国人早在1939年夏就极秘密地偷运出两台“埃尼格玛”机,并将其密码系统也搞到了手。英国最高当局几乎可以破译所有英国窃听站截获的德国“埃尼格玛”机发出的电报,得知德军许多重大的机密,英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此外,英国领导人还从心理角度推测,认为对敌方每一次重大行动都作出反应,必然会引起德国人怀疑“埃尼格玛”机的可靠性。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丘吉尔历来强调必须麻痹德军,决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德军怀疑“埃尼格玛”秘密已被拆穿的行动。基于这样的考虑,有时必须忍痛作出牺牲。

  考文垂城挨炸的真实情况,从丘吉尔以来的英国政府当局对外一直是秘而不宜的。后来由于舆论界的披露,人们才得知历史真相。有些人认为,当年丘吉尔的抉择实在难以接受,“怎么可以听任自己的同胞去送死呢?”但另一些有识之士则认为,这个“可怕的决定还是必要的”。因为事实上,英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许多辉煌战役都与破译“埃尼格玛”的密码情报有关。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军都没有发现“埃尼格玛”机早已泄密。考文垂则作为一座“殉难的城市”而载入了史册。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考文垂-二战的“殉难城市”,考文垂”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