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欧洲宗教改革
1.必要性: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了欧洲社会进步
(1)经济上,占地征税搜刮钱财。
(2)政治上,教权大一统,干涉各国内政。
(3)思想文化上,垄断教育,钳制思想。
(4)社会生活上,教会的影响贯穿教民的一生。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主张“因信称义”,反对教皇权威。
(2)坚持《圣经》是唯一权威。
(3)认为国家权力高于教权,要求建立民族教会。
3.宗教改革的扩展
(1)加尔文改革:简化宗教仪式,主张“先定论”,建立新的教会组织。
(2)亨利八世改革: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法令,并通过“至尊法案”。
4.改革作用
(1)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3)为后来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表的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高考真题例解】
(2013年济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到l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
——《鳌江论坛》
(1)依据材料概括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因信称义”与天主教的“针锋相对”之处,并指出这一思想的进步意义。
解析:第(1)问材料主要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两方面阐述了宗教改革背景,概括即可;第(2)问天主教强调因行称义,人得救要靠教皇和教会,而因信称义,则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进步意义主要是动摇天主教会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
答案:(1)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之处:天主教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而新教宣扬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
意义: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责任编辑:彭海芝)
分享“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欧洲宗教改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