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辅导:力的作用知识讲解(4)

2016-10-21 13:24:10 来源:网络综合

  2.按步骤分析物体受力

  为了防止出现多力或漏力现象,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通常按如下步骤进行:

  (1)先分析物体受重力。

  (2)其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有接触,则分析弹力或摩擦力,依次对每个接触面(点)分析,若有挤压则有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有摩擦力。

  (3)其它外力,如是否有牵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画出物体力的示意图

  (1)在作物体受力示意图时,物体所受的某个力和这个力的分力,不能重复的列为物体的受力,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是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过程,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认为是物体所受的力。

  (2)作物体是力的示意图时,要用字母代号标出物体所受的每一个力。

  二、力的正交分解法

  在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上的一种简便的方法: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力的正交分解法步骤如下:

  (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是使需要向两坐标轴分解的力尽可能少。

  (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合力Fx和Fy,其中:

  Fx=F1x+F2x+F3x+……;Fy=F1y+F2y+F3y+……

  注意:如果F合=0,可推出Fx=0,Fy=0,这是处理多个作用下物体平衡物体的好办法,以后会常常用到。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场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责任编辑:卢雁明)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分享“高一物理辅导:力的作用知识讲解”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