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议:72.7%受访者多支持技能型高考

2014-04-23 14:21:12 来源:新浪教育

  然而对于技能型高考是否真的会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陈先生并不看好。他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受到广泛认可,不只是由于社会偏见,而是因为职业学校自身教育质量存在问题。“一些三本、四本院校实际上就是在进行职业教育,可是以目前他们的情况,真的可以承担高考改革后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担吗?”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某职业学校张老师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生源问题,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是中小学学历甚至还有极个别没上过学的学生,文化素质较低使得学校生源底子薄弱。而且,职校没能与高等教育打通渠道,一般很难获得深造的机会,毕业后社会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他期待,这些问题都能随着技能型高考改革的推进得到解决。

  “把600所教学资源不多、学生层次不高的大学转为职业院校,这本身就是一种差别化的行政定位。”易继明指出,很多专业的教育都需要有各方面的知识,既是技能型的,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两者没有什么矛盾,把两者截然分开很困难。把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职业教育学校,可能会限制学校的科学发展,进而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不反对技能型、教学型大学这样的定位,但这应该是学校根据学科、生源及其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自我选择和市场定位,而不是来自一种行政指令。”易继明说。

技能高考.jpg

  改革如何配套?63.5%受访者首选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间提供转换机会

  陈宇指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上学术性大学,学历高一些,毕业后能在办公室工作,当公务员、进机关。但是社会的基础是经济,支撑大家生活的主要是种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社会的主体应该是技术技能型的劳动者。大部分人应该从事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活动,只有少数人去从事管理工作。

  他认为,技能型高考改革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把相当一部分普通院校改成职业性学校,学校需要做很多变化,老师也要了解自己之前不知道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的任务;第二,高考做这种分类,要求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院校改变过去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方向由老师传授知识的模式,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主体,收入不错,也不会受到社会歧视。”陈宇建议,想改变国内没有人愿意当工人的现状,需要社会经济结构、阶层关系的调整,更需要改变现在的收入分配规则。

  易继明认为,地方性或小规模院校未必就不能培养出研究型人才。各专业或学科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要提供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与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倡导一些学校进行技能型教育,但不宜通过行政指令去指定哪些院校就应该怎么样或归为某一类。“不论是专科教育还是综合教育,都需要顾及三个因素:一是尊重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潜质;二是尊重学科及专业的特性;三是在给予学校相应的办学资源和自由发展空间。”

  技能型高考改革应该有哪些配套措施?调查中,63.5%的受访者建议提供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转换的机会,60.3%的受访者希望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地位平等,59.7%的受访者期盼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45.0%的受访者建议疏通职业教育学生的深造渠道,36.1%的受访者呼吁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以上便是本文的全部内容。精彩内容尽在育路高考网,更多高考相关信息,还可咨询热线:010-51291357、51291557进行了解。

  (责任编辑:刘凡熔)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分享“高考热议:72.7%受访者多支持技能型高考”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