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60天复习:十大易犯弊病怎么防治

2013-12-24 11:43:55 来源:高分网

  距离2014年高考只有约160天的时间了,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提高的弊病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纠正,才能轻装再战,取得新的进步。下面列举十个常见症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

  症状1:喜欢钻些偏难怪题,对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屑一顾。

  会诊:第一段复习以后,这种现象很常见。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是需要大量偏、难、怪的题目才能显示水平,才有档次,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与此同时,对热点、重点内容的专项训练不屑一顾,草草应付,眼高手低。其实,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可以事半功倍;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提高,可以扫除障碍。另外,《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清华大学魏少岩同学认为: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刻意追求难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

  解药:重视双基、淡化偏怪,诊准弱点、针对训练,重点专练、水到渠成。

  症状2:忽视以基础知识为主,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会诊:忽视基础、题海战术是最大的误区,也是许多同学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天天练,漫无目的,如大海捞针,做得疲倦了,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不仅劳而无功,而且事与愿违。《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了,做题才是有效的。清华大学陈汉同学认为,高考复习要回归基础,不要做太多、太偏、太怪的题,要多做些基础题,但基础题一定要强调落实,动笔写出,特别要注意规范的表述。

  解药:回归基础、保证落实,精选练习、持之以恒,珍重现实、量力而行。

  症状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没把知识贯穿起来。

  会疹: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益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就难有头绪,各知识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哪些地还是薄弱环节,心中无数,时而重复劳动,时而无的放矢,心里紧张,会整天忙碌,又不知干了些什么,又觉得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干。所以第一轮复习完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间和方法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李炜同学认为:通过简洁的归纳,不仅可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做那些有难度的题目提供一种可行的解题思路。比方碰到难题时,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解,有了那个疑练的总结,就可以通过总结的内容去想象相关部分的知识,从中寻求正确的解题思路。

  解药:梳理知识、形成线索,串联线索、结成网络,抓纲务实、纲举且张。

  (责任编辑:闫桂超)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分享“高考倒计时160天复习:十大易犯弊病怎么防治”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