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填报志愿五项基本原则(3)
A院校志愿“冲”与“不冲”要理性
高校录取分的高低波动或不同高校间录取分的“此消彼长”,往往反应出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复杂心态和对所选院校的认知变化。如同一省会城市的某“211”财经类高校和既是“211”又是“985”的某综合性高校,去年招生时的最低录取分,前者低于后者许多分,而在这之前的几年中,最低录取分前者却常常高出后者许多分。可见,高校录取分的高与低,并非意味着高校的好与不好。
但许多考生会用A院校志愿去“冲”所谓好学校。在这些考生看来,录取分数高的就是好学校,录取分数低的就是一般的学校,因而用自己的高考“相对分”去“对号入座”学校录取“相对分”,认为这样才不浪费分数,这是一个很大误区。
平行志愿“冲、稳、保”非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考生在选择与自己的高考“相对分”大致匹配的院校时,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选院校的录取“相对分”的高低排序,并非与自己对这些院校的“喜好”程度的排序完全一致。录取“相对分”较高的院校,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院校,录取“相对分”较低甚至在所选院校中最低的高校,恰恰是自己心目中比较喜欢的高校。如果是这种情况,平行志愿的A、B、C院校志愿则应以对院校的“喜好”程度排序,即最喜欢的高校放在A院校志愿,其次B院校志愿,再次C院校志愿。如果考生所填A志愿高校录取“相对分”比自己高考“相对分”低很多,表面上“浪费”了不少分数,但考生高考“相对分”高出学校录取“相对分”越多,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较满意的专业的可能性越大。“一冲”、“二稳”、“三保”仅仅是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之一,也非固定模式,不能照搬。
编辑推荐: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责任编辑:王铮)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