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填报志愿五项基本原则(2)
选择院校时莫忽略专业录取分
考生高考“相对分”超过所选高校录取“相对分”,仅表明有被所选高校录取的可能,能否被录取到所填报的专业,则要看所选专业的录取“相对分”,因为高校的专业录取分,往往要高于学校录取分,高出几十分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对所选专业录取分的估计,也需参考近年3至5年的录取“相对分”。
至于什么情况下参考学校录取“相对分”,什么情况下参考专业录取“相对分”,则要看考生更看重学校还是更偏爱专业。如首选学校,只要被录取就读,即使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当然填报“服从专业调剂”是前提),也能接受,可以学校录取“相对分”为参照;如首选专业,尤其是目标比较明确的专业,最好以专业录取“相对分”为参照。
平行志愿“冲”的院校莫忽略“调剂”志愿
假设平行志愿设A、B、C三个院校志愿,按照平行志愿的检索、投档流程,首先会检索考生A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B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未达到投档线则检索考生C志愿所填高校,如达到投档线则投出。也就是说,只要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A、B、C志愿所填任何一所高校录取分,都有可能被投出。但考生的分数一旦达到首先被检索到的高校的投档线,档案投出后检索便告结束。即使被高校退档,即使考生的分数超过后续志愿所填高校投档线许多分,也不会再检索和投档。
由于学校录取“相对分”每年有可能发生或高或低的变化,因而考生可以在学校录取“相对分”高于和低于自己高考“相对分”适当范围内,对院校进行筛选。如考生所选院校的录取“相对分”,既有高于高考“相对分”的,也有低于高考“相对分”的,且考生对这些院校的“喜好”程度与这些院校的录取“相对分”高低排序“一致”,可采取“一冲”、“二稳”、“三保”的方式排序。即A院校志愿可以“冲击”一下自己心目中较好的高校,填报录取“相对分”高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B院校志愿则应以稳为重,可填报录取“相对分”适当低于高考“相对分”的高校,力争被录取;C院校志愿因是最后的机会,应填报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一定分数的高校,录取“相对分”低于高考“相对分”越多,保险系数越大。
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如“冲”进A志愿高校,自己的高考分数往往不占优势,被录取到自己所填专业中最希望读的专业的机会较小,甚至有被退档的可能。因此最好填报服从专业调剂,以降低退档风险。不过,如服从专业调剂,有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考生对此要有充分认识。
编辑推荐:
报名咨询电话:010-51291357 51291557
(责任编辑:王铮)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