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4)

2012-10-30 16:07:51 来源:中华考试网

    A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

    B 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部由游牧生活转向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C 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D 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民族矛盾激化;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E 孝文帝的个人因素。

    (2)改革的措施

    A 前期的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建立各种新制度

    ① 均田制。

    内容: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只准使用,不能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作用: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 三长制。

    内容:废除宗主督护制,建立基层政权,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作用: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③ 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

    B 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 移风易俗:

    ① 穿汉服。

    ② 讲汉话。

    ③ 改汉姓。

    ④ 通婚姻。

    ⑤ 改籍贯。

    ⑥ 行汉制。

    (3)改革的影响

    A 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B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C 改革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责任编辑:韩志霞)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分享“201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