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

2012-10-30 16:07:51 来源:中华考试网

    第二单元 秦汉魏晋南北朝

    一、秦朝

    (一)政治

    1.历史阶段特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中国家。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纷争局面,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2.千古一帝——秦始皇

    (1)主要功绩

    A.兼并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B.政治制度创新: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县制,颁行法律。

    C.经济文化措施:土地私有合法化(按亩纳税),奖励移民垦荒,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统一车轨。

    D.开疆拓土: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征伐岭南,修建灵渠,设立(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2)秦末暴政:修筑长城、骊山陵墓、阿房宫,沉重的赋税徭役;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3)评价

    A 积极:统一中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局面,开创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其最大历史贡献。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多项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政权巩固和国家统一。B 消极: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使秦朝二世而亡。

    总体评价: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三)思想文化: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

  (责任编辑:韩志霞)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分享“201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二)”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