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须知晓二十大锦囊

2012-01-13 13:24:15 来源:育路高考网

    锦囊一:生物体内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总结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糖类、脂肪 C、H、O
核酸、ATP、磷脂 都有C、H、O、N、P
蛋白质 都含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等
脂质 都含有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P等

    另外,要注意区别:

    1.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而脱氧核糖核酸是DNA.

    2.酶和蛋白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生长激素、胰岛素和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而性激素属于脂质。

    锦囊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辨析比较

化合物 基本单位 主要生理功能
糖类 葡萄糖 ① 供能;② 参与细胞识别、物质运输、免疫功能的调节等
脂质 甘油和脂肪酸 ① 供能;②组成生物膜;③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维生素D)
蛋白质 氨基酸 ① 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结构;②调节代谢(激素);③催化(酶); ④ 运输、免疫、运动、识别等
核酸 核苷酸 ①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生物的性状;③催化(RNA类酶)

    锦囊三:警惕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问题

    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组成肽链。假设有n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脱下的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且一个肽键中含有1个氧原子,同时还要注意1条肽链上至少含有1个羧基,还含有2个氧原子。很多同学计算时容易忽略这点。

    锦囊四:巧记有关蛋白质的计算规律

    规律1.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肽键数、肽链数、水分子数及氨基数和羧基数的计算:若有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m条肽链,则可形成(n-m)个肽键,脱去(n-m)个水分子,至少有氨基和羧基各m个,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规律2.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那么由此形成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a-(n-m)18 (其中n-m为失去的水分子数,18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组成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减少了(n-m) 18(有时也要考虑因其他化学键的形成而导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少,如形成二硫键)。

    规律3.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mRNA、蛋白质三者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或碱基)、核糖核苷酸(或碱基)、氨基酸的数量比例关系为6:3:1.

    锦囊五:用形象比喻巧记细胞器的功能

    1.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车间”——线粒体;

    2.“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叶绿体;

    3.蛋白质的“生产机器”——核糖体;

    4.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高尔基体;

    5.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溶酶体。

    锦囊六: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但不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亚显微结构)。观察叶绿体的方法步骤中不需染色,而观察线粒体的操作中需要染色。

    2. 实验过程中细胞是活的,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

    3. 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方便、制片简单、观察效果好为原则。由于藓类植物的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制片,作为观察叶绿体实验材料的首选对象。含线粒体但颜色鲜艳的植物叶片,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因为其原有的颜色会遮盖健那绿染色后的颜色变化,影响观察。

  (责任编辑:张影)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分享“2012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须知晓二十大锦囊”到:

58.4K
关注高考招生官微
获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