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备考要点(3)
3.“活”——注重知识迁移,学以致用
在掌握教材主干知识的前提下,要大力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1)重新整合教材知识,做到对教材知识烂熟于心。同学们应经常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以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①数字法整合
①数字法整合
“32133”
“3”: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下的三大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两次会议
“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一个标志
“3”:20世纪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三件大事
“3”: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三个建树
②阶段法整合
20世纪5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20世纪70年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坚持睦邻友好
③类别结构法整合

整合的过程就是对教材知识的回顾、梳理、归纳、分析的过程,也是一次重新学习和升华的过程。
(2)挖掘教材隐性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完整。隐性知识是指潜藏于教材中不易为人注意而又重要的知识。如第10课"鸦片战争"的"战火再燃"这一目,教材主要叙述了战争的起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俄强占中国北方领土,战争的影响等。但由于篇幅的原因,教材叙述很简略,很多内容未涉及,以致同学们不能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如:美俄在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清政府是怎样被列强控制的?等等。这些问题虽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如果不了解的话,其他很多知识是无法理解的,不能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
(3)加强训练,扫除思维障碍。训练时要精选试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是否做对层面,而要注重做题的过程;要独立思考,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学们也可以变换视角,尝试自己命题,先模仿后独创。这样就做到了知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就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把握知识,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4)关注生活,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点。注重教材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在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中学会灵活迁移,学以致用。
4."补"——及时总结反馈,对症下药
系统的复习、适时的训练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在复习、训练的同时要及时总结反馈,以便对症下药。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反馈:一是通过检测查漏补缺,包括知识点的遗漏、理解的欠缺、知识体系的不完整、答题思路不够开阔等;二是重视老师的评卷意见,适时调整做题习惯,减少非智力性失误;三是建立纠错笔记,把平常最容易和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以警示、提醒自己,避免"两次掉进同一条河",在这方面,同学们可以借鉴已上市的《试题调研》长销书——《高考状元纠错笔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高考复习是个系统工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忌虚;要沉得住气,要耐得住寂寞,要忌躁。树坚韧不拔之志,立梦想成就之心,迈稳健前进之步,必能突围平阳,一飞冲霄汉!
各地高考实用信息 2012空军招飞 2012艺考 2012自主招生
2012高考每月大事备忘录 2012年各地高考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责任编辑:张影)
分享“名师指导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政治生活备考要点”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