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26
26、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在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方面提出了那些主张?(3分)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分)
(1)主张"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主张"为政以德","节用爱人";提出"有教无类",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2)在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为构建公平和法制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改造社会的思想。请概括指出其主要思想主张。(4分)
(2)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3)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简答中国在新时期的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正确探索。(3分)
(3)完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扩大基层民主。
(责任编辑:韩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问答题26”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