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有九大核心考点 思维解题节省时间(2)
三角函数几乎没有难题
很棒。非常感谢丁老师的总结,关于数学这个科目的核心考点,我刚才听到丁老师也是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概括了一下,包括我们有九大核心章节这是需要大家去关注的。包括我们六个重要的板块,包括我们七种数学思想,包括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刚才丁老师在讲的过程中,我就在回想我当时高考的时候数学是怎么来考的。方法总比困难多,方法的运用,包括总结,我觉得大家在备考阶段还是要去揣摩和归纳。实际的运用还是非常关键,真的是我们能够把一条主线能够拉清楚,在考试的过程中会相对得心应手一点。
现在离高考还有将近40多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我回想我高考的时候就是在积极备战,不断的做题。有的时候有一些盲从性。一个目的也是希望在自己经常错误的题的方面纠正它,把不该丢得分数挤出来。相对平时一些题目还会把它做得更顺畅一点,使我们得分数能够保持稳定基础上能够挤出一定得分数来,最后分数能够更高一点。得分要领这一块,我相信我们的丁老师在这一块肯定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在这儿我们希望丁老师能够拿出一些方式方法和网友们分享一下。
每位同学可能都有这种愿望,希望自己多拿分,少丢分,得高分,争取得满分。得满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这方面确实是个别极少数同学能够拿满分,我们争取少丢分,多拿分,这恐怕是我们的一种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几个要领还是需要把握的。
首先应该考虑到要瞄准得分点,我觉得瞄准得分点是我们提高得分的一种前提。你希望得分,考什么东西你也不知道,你为了使自己多得分,少丢分,首先应该弄清楚,高考究竟应该考哪些知识点,这些必须清楚。
在这里,我想最主要应该弄明白,哪些知识内容是容易得分的,从目前来看,看看历年的高考试题,几何,一个小题5分题,你稍微注意一下,这5分题就弄上了。复数也是小题,几乎控制在复数的代数形式的运算上,这个也是容易得分的。
再比如说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高考当中,最多考中档题,它几乎没有难题或者是较难题,这种知识内容也是我们容易得分的一种好题。
再比如说像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基本上不独立考察大题,几乎都是选择题或者是填空题或者是大题当中某一步或者是某几步需要运用到平面向量,基本上也是容易得分的一些知识点。再比如说概率统计也是这样的,概率统计按照我们命题方基本上也是控制在中等题,它几乎不是较难题或者是难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肯定也是容易得分的。
再比如课标部分我们增加了解析几何的延伸内容,参数方程,这部分内容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容易拿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尽管立体几何每年有一个大题,但是立体几何的考法基本上都成型了,无非围绕着空间图形的变化,空间平面化,平面空间化,考虑角和距离,考虑表面积和体积,基本上类型几乎大家都非常熟悉。像这种知识内容也是我们容易得分的一些知识点。如果说我们在后面这一阶段里边,我们把这种知识点牢牢把握好的话,我想这是我们提高得分的一个前提。当然你从知识角度考虑,比如说题型角度考虑,那也有。因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一般说来还是考察基本知识比较多。
可能选择题最后一道题稍微麻烦,填空题最后可能有点麻烦,毕竟前面的这些填空选择还是比较基础的。因为填空题、选择题,按照命题要求是考察双基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中等题,但整体看,考察双基的这些问题,我们肯定是容易得分的。把这种题型牢牢把握好,我们得分数也会提高不好。即便后面几个大题,六个大题,第一个大题,第二个大题,一般说来前三个大题还是比较容易的,甚至前四道大题还是可以的,我们基本上都是拿分。稍微丢一点,可能第四道大题可能丢掉分了,但是前面三道题几乎能够保证拿满分,第四道大题拿满分,最后一道大题可能有一些难,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可能考一些综合性试题。综合性试题在大题当中有体现,尤其是后面两道大题肯定是这样的。这两道大题里面第一问应该拿下来,如果两道大题的每道大题的第一问都拿上分,如果这道大题是两问的话,我估计第一问怎么也得得5分左右,甚至是6分。如果是三问,第一问怎么是4分,两问至少8分。这样我们又能够拿到10来分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把握好相关题型,这也是我们提高得分率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也是一个基本,也是一个前提。
(责任编辑:李书信)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