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四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2011年高考历史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
同期的世界
亚洲1、波斯萨珊王朝2、印度笈多王朝
魏晋南北朝3、朝鲜“三国”时代4、日本大和国家建立
欧洲1、罗马帝国分裂2、西罗马帝国灭亡
3、法兰西王国建立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概况①区域六朝开发初跃进,江东①扬子②达粤闽。
三吴地区最发达,两湖一盆③多粮囤。
②垦荒江南蛮荒多於地,南迁农民技先进。
开垦荒地勤劳作,鱼米之乡渐有名。
③种植兴修水利多工程,作量种植量激增。
北方作物南引种,产量提高民欢欣。
2、原因①政策六朝统治举措新,奖励耕织劝农耕。
安抚农民兴水利,农业发展国安稳。
②劳力技术汉末农民初南迁,两晋末年民南进。
南方劳力达百万,技术先进勤耕耘。
③民族融合南迁荆扬④达粤闽,各族交融似家庭。
各族人民齐开发,南北经济趋平衡。
二、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1、受挫原因秦汉北方为中心,过度开垦源人增。
水土流失劣环境,汉末魏晋战乱频。
五胡⑤内迁多畜牧,中原农耕屡废兴。
2、恢复发展北方政权图振兴,重视农业渐复兴。
①工具水碓水磨谷加工,马钧翻车灌溉勤。
深耕细作积肥粪,技传南方农兴盛。
②水利渠堰堤塘魏兴复,三国经济魏至尊。
水田通渠勤浇灌,北魏孝文曾诏令。
③开发边疆开发边疆图强盛,河西走廊亦牛耕。
辽东各族勤耕作,中华各族立功勋。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丝织为主纺织业,三国发展最典型。
曹魏织造设机构,襄邑洛阳为中心。
吴国育培八辈蚕,缫丝质量超前人。
蜀汉蜀锦美精致,行销吴魏受欢迎。
2、矿冶业冶炼技术又精进,百炼成钢技又进。
灌钢合炼生熟铁,相州⑥军刀天下闻。
酒泉龟兹见石油,蜀汉中原多气井。
油气照明又治病,北周石油焚敌军。
3、制瓷业制瓷技高好前景,南方青瓷多器皿。
形制美观技北进,北方白瓷初诞生。
4、造纸业两汉造纸初发明,六朝造纸量激增。
取代简牍利书写,南北造纸四中心。
洛阳长安纸白滑,建业扬州纸薄平。
四、商业
1、北方魏晋六朝多战争,南北商业两分明。
商品经济发展慢,北魏洛阳初兴盛。
2、南方南方安定商贸频,荆扬益州最典型。
建康城内有四市,商旅秦淮笑盈盈。
五、阶段特色
1、商品经济魏晋经济多特征,商品经济低水平。
2、自然经济庄园寺院两经济,地位显要特鲜明。
3、区域经济江南开发发展快,中原缓慢源战争。
4、民族经济各族经济多交流,取长互学多亲情。
[注释]
①江东: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②扬子:指长江流域。③两湖一盆:指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四川盆地。④荆扬:指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和扬州(今江苏扬州)。⑤五胡:旧时指匈奴、鲜卑、羯、氐和羌五个民族。⑥相州: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一、自然科学
1、数学刘徽精算圆周率,极限理论巧运行。
南朝数学祖冲之,“祖率”《缀术》远扬名。
2、农学北朝农学贾思勰,潜心研究成理论。
《齐民要术》农牧副,现存农书最完整。
3、地理学裴秀《禹贡地域图》,绘图原则初诞生。
《水经》作注郦道元,介绍地理文笔俊。
4、化学东晋葛洪《抱朴子》,炼丹化学说养生。
二、社会科学
1、宗教魏晋六朝多战争,宗教盛行影响深。
①道教东晋葛洪多才能,宣扬炼丹图长生。
道教儒家初结合,利于统治压人民。
萧梁道教多经典,丰富教义陶弘景。
吸取佛教等级观,神仙体系亦形成。
②佛教汉朝佛教初引进,东晋法显西取经。
a法显取经旅行著作《佛国记》,南亚历史资料存。
b佛教危害魏晋六朝佛盛行,佛教危害略说明。
佛教忍耐说轮回,利于统治压人民。
广修寺塔占民田,施舍钱财民赤贫。
寺院经济大发展,苛捐杂税民更困。
c反佛斗争南朝范缜《神灭论》,反对佛教观念新。
形神互存似刀刃,唯物主义最典型。
魏太武帝周武帝,两次灭佛利弊明。
2、文学
①建安文学建安诸杰多才情,“建安风骨”多特征。
风格苍凉详写实,富有生气多作品。
王粲悲吟《七哀诗》,曹操诗诉《蒿里行》。
文姬归汉诗悲愤,承先启后多作品。
②田园诗东晋诗人陶渊明,田园诗歌歌清新。
朴实恬淡皆自然,《归园田居》乐农耕。
《桃花园诗》说理想,反抗压迫求安宁。
③山水诗六朝山水诗初兴,《登池上楼》谢灵运。
鲍照感叹《行路难》,矫健之笔抒感愤。
④民歌南北民歌大盛行,南北风格两分明。
南方代表《采桑度》,缠绵婉转颂爱情。
北方恋歌牧战歌,慷慨激昂多神韵。
《敕勒歌》与《木兰辞》,草原边塞话风情。
3、艺术
①书法东汉书法成艺术,学者蔡邕隶书俊。
曹魏钟繇隶转楷,得其真传卫夫人。
卫铄指点王羲之,“书圣”父子诸体精。
《兰亭序》与《黄庭经》,书法珍品永扬名。
北方书法雅端庄,“魏碑”龙门二十品。
②绘画六朝艺术新特征,宗教色彩特鲜明。
吴国画家曹不兴,佛像画祖史有名。
东晋“画祖”顾恺之,擅画人物多珍品。
《洛神赋图》女史箴,画中人物栩如生。
③雕塑佛教盛行影响深,南北建筑两分明。
北方修造石窟寺,云冈龙门史有名。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907)
同期的世界
东罗马帝国
亚欧非
隋唐阿拉伯帝国
欧洲查理曼帝国
第一节短暂的隋朝(581-618)
一、政治
1、统一原因①政治隋朝一统多原因,长期战乱民难忍。
②经济南北经济齐发展,统一实力亦奠定。
③民族各族人民互融合,中华一统大家庭。
④军事北方练军陈腐败,策略正确渡江顺。
2、集权措施一统江山南灭陈,中央集权举措新。
①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初施行,分工合作效率增。
②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考试选官隋初行。
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初形成。
③府兵制军人户籍入州县,兵农合一利农耕。
兵制田制相结合,府兵本人隶属军。
④赋税制沿用北魏均田制,予民土地民欢欣。
沿用北魏租调制,服役期短民负轻。
免役为“庸”年五十,以庸代役初推行。
⑤经济建设兴建两都设仓库,修筑驰道运河行。
3、统一意义隋朝一统影响深,结束分裂民安定。
经济发展多举措,隋唐繁荣国强盛。
4、隋朝灭亡隋末起义源暴政,农民起义多原因。
①原因a役繁炀帝重役年复年,三征高丽土木兴。
b刑酷反抗皆斩定隋律,严刑酷法压人民。
c税重劳力赴役地荒芜,天灾征税民抗争。
②概况农民首义长白山,各地起义似春笋。
翟让李密瓦岗军,重创隋朝立功勋。
炀帝南巡丧江都,李渊起兵唐朝兴。
二、经济
1、农业①水利开凿运河洛①中心,南达余杭北涿郡。
永济通济邗江南②,灌溉农田又漕运。
②种植开荒圩田人口增,江淮江南稻喜人。
兴建含嘉洛口仓,地主剥削民贫困。
2、手工业手工特征品种多,地广量大技艺精。
3、商业①交通水陆交通初跃进,京杭运河商旅行。
北方修筑两大道,交通便捷利出巡。
②城市文帝令修大兴城③,炀帝营建洛阳城。
两都壮丽又宏伟,世界都市非虚名。
三、民族与外交
1、民族关系隋初突厥两裂分,修筑长城保农耕。
西突势大控西域,隋末东突南犯境。
2、外交关系隋朝波斯互遣使,中日遣使来往频。
炀帝遣使东南亚,双方来往喜相迎。
四、文化
1、建筑赵州石桥天下闻,宇文④修筑两京城。
2、文学隋亦开凿莫高窟,雕版印刷隋初行。
3、艺术展子虔绘《游春图》,九部乐舞尽欢腾。
五、重要帝王
1、隋文帝①政治一统江山南灭陈,三省六部隋初行。
府兵户籍入州县,选拔官吏科举兴。
②经济兴建长安设仓库,租调较轻均田令。
③其它突厥分裂遭重创,中外往来印刷兴
2、隋炀帝①政治率领军队南灭陈,中央集权举措新。
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初形成。
隋末暴政民抗争,命丧江都成教训。
②经济开凿运河修驰道,营建东都洛阳城。
③外交炀帝遣使东南亚,用兵高丽民抗争。
[注释]
①洛:指洛阳。②邗江南:指邗沟和江南河。③大兴城:指长安城。④宇文:指宇文恺。
第二节唐朝的兴衰与主要帝王活动
一、唐朝的兴盛
1、唐的建立李渊起兵于晋阳,国号为唐称帝王。
沿用隋制国初定,统一全国都长安①。
2、集权措施中央集权举措新,三省六部职责明。
科举制度有改进,府兵募兵图强盛。
不拘一格用贤能,大兴文治重儒经。
二、主要帝王活动
1、太宗措施①政治贞观之治多原因,善于纳谏用贤能。
三省分工互监督,官制完善影响深。
以儒为师重教育,科举进士加明经。
②经济轻徭薄赋劝农桑,戒奢从简节俭兴。
租庸调制均田制,赋役减轻国安稳。
③民族灭亡东突设都督,南疆安西都护兴。
回纥瀚海都督府,吐蕃和亲嫁文成。
④外交日本天竺频遣使,帝命玄奘译经文。
2、高宗措施①内政协理朝政用则天,灭亡西突唐军胜。
②外交大食遣使高宗迎,药典《唐本草》颁行。
3、武则天措施①政治国号为周用贤能,选拔人才三创新。
首创武举与殿试,“自荐”制度重贤能。
②经济重视农业国安稳。船行洛阳②商兴盛。
③民族西北边疆设机构,北庭都护北疆兴。
4、玄宗措施①政治开元年间唐全盛,改革吏治选贤能。
精简官吏常考核,任用“姚宋”唐全盛。
高官主考成定制,考查诗赋诗兴盛。
募兵初行置军镇,兵将合一军阀兴。
②经济发展生产裁僧尼,广聚学者文治兴。
③民族设置黑水都督府,册封粟末大祚荣。
皮罗阁为云南王,骨力裴罗为怀仁③。
[注释]
①长安:今陕西西安。②船行洛阳:指武则天在洛阳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③怀仁:指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