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三
育路教育网特别为您搜集整理2011年高考历史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第三节两汉对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一、匈奴的兴衰
1、战国匈奴崛起牧又耕,使用铁器渐强盛。
冒顿统一占河套,南犯三国①踏长城。
2、秦朝蒙恬率军收河套,修筑长城挡骑兵。
中原农业有保障,长城利弊史作证。
3西汉汉初高祖曾遭困,国弱和亲边贸行。
①击败匈奴武帝国强新策略,卫霍②率军三远征。
首征收复河南地,二征河西③逐匈军。
三征汉军至漠北,大破匈奴主力军。
②昭君出塞汉末匈奴乱纷纷,呼部④归附又求婚。
昭君出塞春意暖,双方互市乐盈盈。
4东汉匈奴分裂南称臣,北匈南犯又西征。
窦固窦宪双出兵,大败北匈北疆靖。
二、张骞通西域
1、出使西域武帝遣使图匈奴,张骞“凿空”初西行。
西域诸国初了解,二次出使交流频。
2、出使影响葡萄石榴传内地,细君公主嫁乌孙。
西域内地连一体,有利双方共奋进。
世界文化汇聚焦,西域文化彩缤纷。
3、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初设置,保护商旅辖军政。
(前60年)西域初始归中央,华夏国土一部分。
4、东汉班超东汉初年局不稳,西域匈奴势压顶。
明帝遣使为班超,深入虎穴败敌人。
西域班超为都护,投笔从戎三十春。
三、西南夷
1、秦朝云贵川湘多峻岭,民族众多路难行。
秦汉统称“西南夷”,秦朝统一初设郡。
2、西汉武帝遣使夜郎国,设郡封王赐王印。
管辖贵州封滇王,“滇王之印”为见证。
武帝西南设郡县,汉末西南离家庭。
3东汉光武中兴使西南,回归团圆喜盈盈。
四、百越
华东华南多越人,中华民族一部分。
1、东周两广南越浙东越,越王称霸曾卧薪。
2、秦朝秦朝征越开灵渠,运输军粮军连胜。
南海象郡桂林郡,南方开发初跃进。
3,西汉武帝南越设九郡,有效管辖到如今。
[注释]
①三国:指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②卫霍:指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③河西:指河西走廊。④呼部:指匈奴呼韩邪单于一部。
第四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中朝关系
1、使节往来隔江朝鲜为友邻,秦汉战乱多移民。
三韩遣使见二武①,加强联系交流频。
2、贸易往来输华檀弓果下马,铁器漆器镜东行。
3、文化交流中华文化跨两岸,辰韩似秦俗相近。
二、中日关系
1、使节往来隔海相望有东瀛,徐福东渡到日本。
日本“使译通于汉”,汉武喜迎交流频。
光武赐印②倭奴国,日本出土得印证。
2、贸易往来东传丝帛铁铜器,倭人生活初变更。
三、丝绸之路
1、陆上丝路张骞“凿空”辟蹊径,丝路长安西远行。
阳关西行越葱岭,安息中转到大秦。
中西商旅携异珍,风餐露宿伴驼铃。
2、海上丝路广东扬帆去远航,途泊南洋又西行。
穿过海峡到印度,中外交往影响深。
3、中外交流丝路开辟商旅行,中西南亚交流频。
①中越往来象牙犀牛入中国,牛耕水利到越境。
②中西往来铁器丝绸渐西传,佛教传入后兴盛。
铸铁井渠造纸术,中华技术受欢迎。
③往来影响东西两大外交圈,丝路沟通联系紧。
扩展东亚文化圈,远及欧洲影响深。
四、与西亚(安息)往来
西亚大国为安息③,海陆丝路联系紧。
丝绸之路中转站,转手贸易获利润。
五、与欧洲(大秦)往来
1、间接往来欧洲大国有大秦④,安息阻隔难通行。
欧中遣使图直通,加强往来贸易盛。
2、直接往来甘英西行波斯湾,出使大秦事未成。
大秦使者到中华,《后汉书》中载分明。
[注释]
①二武:指汉武帝和光武帝。②赐印:1784年,日本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的真实性。③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一带。④大秦:古罗马,今地中海地区的庞大帝国。
(责任编辑:韩志霞)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