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高考题目缺乏想象力 优秀作品逐年减少(2)
【关于评卷工作】
“双评”差距在六分以上的要“三评”
南方日报:评卷老师的工作十分辛苦,特别以前还是纸质试卷。现在好些了吗?
柯:评卷老师确实非常辛苦,尤其是语文科,连续10多天下来,晚上还要经常加班,而且报酬比较低。如果计较利益,许多人可能不会参加评卷工作,大家主要是作为一项任务、出于责任感来参加这个工作的。
现在有空调,有电脑,在大教室里改卷,评卷场所的条件比以前改善了很多。但高考评卷本身关系到千家万户,责任重大,老师们的压力是依旧存在的。
南方日报:主观题评卷,比如说作文,难免“各花入各眼”。怎样保证到一种公平性?
柯:每个人对文章水平的优劣高低都有不同的见解,古今皆然。但客观标准是存在的。高考作文的评价就必须用这个客观标准(体现于评分标准)来统一评卷老师的认识,评卷老师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规则进行操作。
为了确保公平,多年来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除了组织小组长提前试评外,从2008年起实行全体评卷老师上岗考核制度,即在正式评卷前抽出若干份题组已评定分数的试卷,让评卷老师试评,凡能达到误差在规定范围内的,才允许正式进入评卷;其次,作文坚持采取两位评卷员“背靠背”评分的方法,即评卷员并不知道自己要评的文章被其他评卷员打多少分,如果两人评分差距超过六分,则由第三者再评,然后取相近者的平均分;如果差距仍超过六分,则再评。特殊情况由小组长、题组长、科组长裁定。这种“背靠背”评分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需要三评的
【关于个人】
评卷人手上的一分可能会影响一个考生的一生
南方日报:在评卷的时候,如果出现有争议的卷子,您这位组长是怎样定夺的?
柯:评卷员手上的一分,可能会影响一个考生的一辈子,所以我们都讲“认真”二字,一直实行三级监控的管理方式,保证差错率的最小化。如果出现了争议卷,我一般自己先审阅,心中有个分数,再找有关的组长和质检员讨论,最后集体确定应给的分数;有时我也直接把自己的意见提出来要求题组更正。
南方日报:您觉得广东高考这根指挥棒,未来该指向哪里?
柯:高考这根指挥棒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是人所共知的。高考作为大学选择培养对象的途径,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在当前的国情下,高考也许是大学录取学生的最好办法。
因此目前要探究的是这根指挥棒怎么指挥得更合理、更科学。我认为,语文考试内容应加大主观题分量,加大鉴赏、理解、分析、应用的分量;文本阅读加强整体性体验和分析;作文命题应更灵活、更具挑战性,同时应加大问题的文化含量,等等。
比如说作文,国外一道小学生作文题问兔子、大象基因结合生下来的下一代会是怎样,十分富有想象力。而我们的高考作文题往往太容易,有的难度甚至还不如中考题目。
记者
谢苗枫张胜波曹斯刘倩
实习生袁长波曾智黄少宏
李青王睿然
通讯员粤考宣
统筹:南方日报首席记者梅志清
(责任编辑:卢雁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