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专家称高考题目缺乏想象力 优秀作品逐年减少

2010-06-08 09:57:13 来源:南方日报

 

简朴的书桌上摊开好几本在审读的外校中文系博士论文,隔着黑框老花镜,是两本不同版本的高中教材《语文》。“今年‘挂靴’了,但如果再尽一点微薄之力,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所帮助,就感到很欣慰了。”昨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柯汉琳教授的家中,我们听到这位从1997年到2009年连续10多年担任广东高考评卷语文科科组长的“评卷专家”真情流露,“评卷子那么多年,从中发现的问题,确实令人产生一种焦虑感”,尽管今年不再担任评卷科组长,但仍然会做质量检查工作,一边“把关”,一边继续关注中学语文教学。

【关于考题】

广东考生语文素养并没有大提高

南方日报:高考对中学教学往往有一个指挥棒的作用。从1999年试点实施“3+X”至今,广东高考经历了4次比较大的改革。语文考题是否也随着这些改革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学教学改革有什么作用?

柯汉琳(以下简称“柯”):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X科”的设立到取消,语文考题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化,2004年起,广东开始自主命题;2007年起,根据新课标的课程结构,试卷增设了“选答题”,同时取消了原来一、二卷的分割(但仍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从分数分布看,主观题分数逐步增加,客观题分数逐步降低。总的说,十余年来语文卷命题内容比较稳定,有所革新,稳中有变,但变化不大。

高考对中学教学影响巨大,可以说,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中学教学的神经,因此,命题关系重大。这些年语文卷命题内容总的来说是朝着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发展,积极因素是在增强的。

南方日报:每年高考,社会都对作文题高度关注。11年间,高考作文题目有没有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您怎样评价这11年来的高考作文题?

柯:多年的深层关注使我产生了一种焦虑感:中学生在作文内容、表达能力等方面普遍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如针对一个命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切题、紧扣题目;作文内容空洞,甚至有的学生都不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也不够准确;语病、句病屡见不鲜。

10多年来,作文命题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1999年到2007年连续9年采用话题作文,到2008年才出现了标题作文,2009年的文题像话题作文,但没有明确标明,客观上淡化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界线。今年(2010年)的作文题《与你为邻》在题型形式上类似于去年,但难度比去年大点。

南方日报:透过语文评卷,您觉得11年来考生的平均答题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

柯:老实说,广东考生答题的平均水平按我个人的期望水平(当然是根据高中毕业生应具有的水平为依据)来说属于中等,与全国各省份的平均水平比较也大体如此。

答题总体水平的高低可以参考平均得分。如2004年主观题各大题平均分刚刚及格,2005年至2009年基本不及格;古诗鉴赏平均分自2004年以来基本不及格;历年作文平均分差距不大,但自2004年以来,只有2008年的平均分超过了40分(满分为60分),其他年份都没达到这个分数,从实际情况看,优秀作文、特别出彩的作文逐年减少,到了近几年几乎很难拿得出手,少之又少。

可以说,十几年来,虽然客观题的得分有所上升,但广东考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并没有大的提高。考生的答题水平亟待提高,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应用、作文等尤其要加强。

 

  (责任编辑:卢雁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