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各科热点名师考前大点兵(4)
二、掌握二个定义
1.E=F/q
2.U=Ep/q
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E的大小等于放入电场中某点检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F跟检验电荷q电量的比。其大小只与场源本身有关,与所选取的检验正电荷无关。但E的方向规定为放入该点的检验正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尽管电场强度E可以用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F与其电量q的比值来定义,但由于电场强度E反映的是电场本身的固有性质,所以E的大小、方向与检验电荷的电量大小、正负或放不放检验电荷是无关的 ( 前提是检验电荷不能影响原电场的分布,有的考题就此断言E的大小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是不对的 )。 E的迭加满足矢量迭加规律,所以场强是矢量。
电势是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它只跟场源电荷Q及场内位置r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 前提一样是检验电荷不能影响原电场的分布 )。电势能Ep=qUab是由场源电荷Q和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q共有的;由于U的迭加满足标量迭加规律,所以电势是标量。
三、应用三个推论
1.W=q Uab
2.E= KQ/r2
3.E= Uab /d
考生要在应用三个推论时,关注它们的推导过程中,深刻认识其适用条件,感悟过程、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电场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理解对电场的力的性质描述;掌握电场的矢量性、叠加性;掌握电场线对场强大小、方向的描述;理解对电场能的性质的描述。弄清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的关系,掌握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掌握用等势面对电场电势的描述,很有可能在实验题中加考等势线的描绘,如果是探究型实验,不排除对点电荷等势线描绘的考查。压轴题必定是电学知识和力学知识的大融合,位置应该在倒数一、二题。
[化学篇]
关注社会和全球化学热点话题
向明中学 张仕兰
如何在最后关键时刻,有效复习,稳取理想的分数?首先应把握高考热点、重视基础题的复习。其次关注社会中化学热点话题。如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尤其是对于上海世博会中与绿色化学概念有关的题材要特别关注。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并运用掌握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今年是全面使用二期新教材后高考的第二年。 2009年上海化学高考命题实施了一次较为成功的稳中有变的命题转型,有关二期教改新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在高考试题中已有所体现。今年估计将在此基础上,结合二期新教材特点,继续有新尝试。但不管题干多么新颖,考生应学会尝试用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分析。
1.主干知识,核心的化学知识仍然是考试的主要命题着眼点。
如:化学用语(有机物命名的正误判断,常规的物质N2、NH4Cl、CO2等电子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电子式、结构简式、结构示意简图、轨道表示式等等这一类的化学用语一直属于基本考查内容)。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离子鉴别(常见离子的定性化判断,并达到量化的深度,这一部分有较好的区分度,考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每年看似相似,但每年又有所突破,考生应注意避免陷入平时的题海战,要善于看清题目的要求,灵活思考。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部分的内容考查,前半段主要考察较基础的内容,人人都有拿高分的希望,后半段估计今年将会出现去年类似的新题,在学会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尝试分析异常的数据和图像走势,达到拉开差距的目的,这是今年考生要引起关注的一个地方。
2.试题注重回归教材
试题回归教材是这几年上海化学高考命题的一个大方向。近几年高考的竞争不再是难度的竞争,试题的取材大部分是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目的是扭转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想靠单一的复习、做练习,以练代讲、以讲代思来应付考试的怪圈。如2009年第11题以学生实验乙酸丁酯的制取为背景,根据课本中对该实验的描述来编制选项。第26题有关硫化氢气体燃烧的现象描述等等都是教材中的演示实验的内容。第6题的物质分离图,就是要求对课本基础实验整体理解,并能简单复述。
3.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的考查
实验能力的考查一直是这几年的热点和考查重点。试题的取材一源于课本,二来源于化工生产;考查的点一方面主要是基本的实验装置、原理的分析,原料的选择,基本实验现象的描述,另一方面在掌握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或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补充、修改,进而提升到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考查,是对能力要求较高的考查内容。其中绿色化学的理念应该是当前最热门、最值得关注的方向。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关注全球热点化学问题——节能、减排;世博中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化学相关的知识,将是今年高考化学必选内容之一,希望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收集、关注社会、关注世博中的化学知识。
考生在做实验类题目时,若能从最基本的物质性质出发,如溶解性、熔沸点、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实验的条件、误差分析等等,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再与平时实验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加以连接,这样实验题的一个个考点就会灵活地解决了。
[政治篇]
把握热点 注意设问
向明中学 曾轶丹
每一年政治高考从不回避热点,所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中我们更要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今年社会热点有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修改——同票同权,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低碳经济;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自主创新;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这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首先要从围绕主题的具体时政新闻入手,然后整理与主题相关的政治、经济、哲学的知识点框架以及不同角度的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设问中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烨)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