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专家辅导:高考生临考前小心“心病”来袭(2)

2010-05-31 10:34:48 来源:

  症状3:“唠叨症”

  病例:家长唠叨逼急考生

  高考即将来临,小玲的父母也一天比一天更关注自己的孩子。餐桌上、上学的路上,父母总会忍不住提及高考这个话题。孩子做了一下午的题,想在吃饭前看一会电视轻松一下,父母却说,老师不是说不让你们看电视吗?有的母亲总是担心孩子的身体会垮下来,反复劝孩子吃这样吃那样,可孩子总觉得没有胃口,为此母女之间还经常闹矛盾。有的时候,孩子学习的时间久了,心里有点烦,刚站起身准备调整一下状态,爸爸却又会说:“学习的时候你怎么总静不下心来!”小玲终于冲着父母大喊:“再唠叨我就不去考了!”

  诊断:家长的过分关注
 
 在考生家长中,这种心态是很普遍的。现在这一代高考生的家庭绝大多数就一个孩子,也就这么一次高考,这个时候想让家长放松并不容易。 家长紧张是正常的,但现在离高考只有几天的时间,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前程,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已没什么用处,闹不好还会帮倒忙。

  开方:家长尽量少提“高考”

  在这个特殊时期,面对心理压力已经很大的考生,家长一定要给予适当的理解,保持稳定的情绪。首先,保持正常的生活,让生活不因高考的来临而发生巨大的改变。家庭环境或氛围的改变不宜太大,除了像家庭不和、夫妻吵架、搓麻将打牌、宾朋不断这些必须改变的之外,保持原样会更有利于孩子稳定情绪,精力集中。因为孩子高考,所有事情都围着孩子转,这会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其次,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尽量少提关于高考的话题。在临近高考的最后几天里,过分“叮嘱”只会对考生的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苦心背道而驰。与此同时,家长还需要降低过高的期望值,让考生心里有“底”。孩子心里踏实了,会把考试当作过节的心态去对待,反而能够超水平发挥。最后,在饮食方面,尽量进行荤素搭配。每天一个鸡蛋,适量鱼肉、蔬菜和米饭是健康的搭配方式。每天晚饭后,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走走,陪他聊聊天,散散心,这也有利于稳定孩子的情绪。

  (责任编辑:李明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