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网,提供查院校、选专业、填志愿,高考择校路线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高校招生公众号

政策解读

010-51291557

客服热线 : 8:00-20:0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0-04-08 16:37:55 来源:中国校长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7页。第II卷8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 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 ,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解析】 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

  6.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 80M  B. 110M   C. 170M  D. 220M

  【解析】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 故高差为110 选B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①水平距离最长,不会是直线,③水平距离最短,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375米左右,排除法,可选D.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解析】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故选B.道路①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 据此完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解析】从图4可以看出,阳坡面积大于阴坡,面积越大,坡度越小选A,而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算出阔叶林面积不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止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解析】根据图表,阳坡水土流失较重,选B.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解析】该地为亚热带,且为调水的水源地、谷地。选C,汉江谷地。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C.谥号D.行业

  【解析】“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较早在中央机构就设有的重要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 

  【解析】可采用逐一排除法。a项错误,当时南方经济落后北方;c项错误,相当长时期内,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d项迷惑性很大,刘邦得天下和原楚怀王都是汉人统治,民族融合应该是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所以d不对。刘邦得天下后因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所以:“楚歌”得以流行天下。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

  【解析】  初唐书法“娟秀淡雅” 反映了南方文化的特征。

  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朝代

   区域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南方的户数逐渐增加,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故选D项。

  (责任编辑:王晓冬)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高考专业报名咨询
  • 意向专业:
  • 学生姓名:
  • 联系电话:
  • 出生日期:
  • 您的问题:
  • 《隐私保障》

高考低分择校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录取几率测评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15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