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 多阅读是硬道理(2)
■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摒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已成为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解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印象深刻
■考试完全可以以“大运动量”阅读理解为主,只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全文读全、大体读懂,而不纠缠于个别词句的理解或者艰深问题的甄别
细嚼慢咽、精读细解,甚至吹毛求疵,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普遍运用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和考试,导致学生汉字亲和力降低、文字阅读量滞后、文字信息摄取速度减缓,进而产生学生语文水平倒退、人文素养缺失等现象。
而我们所处的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摒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已成为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随着书籍阅读目录化、报刊阅读广告化、应用阅读导语化和知识阅读电子化倾向的出现,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大阅读量的教学和训练刻不容缓。在中考、高考(论坛)等考试中不妨进行加大阅读量、降低理解度的尝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运用能力。
(责任编辑:王晓冬)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