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复习基本策略
1.强化2010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四大意识”
⑴强化考点意识,考点时时装在胸,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指南针,命题模式是备考的指挥棒,而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化,是命题的根和源。
⑵强化能力意识,能力天天都要练,能力考查是试题命题的灵魂,高考能力命题的倾向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⑶有规律提升的意识,让自己把零散的知识、无序的能力提升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做题时就能够有章可循,触类旁通,拈起一珠,穿起一串,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⑷强化训练意识。高三语文备考要重视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有针对高考程序规范要求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训练,针对高考限时性的效率训练,针对应试心态的心态训练,针对考场技巧的答题技巧训练,等等。训练中要突出参与面、活动量和思维度,要养成小组讨论的习惯、进行争论的习惯和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
2.确立2010语文高考备考的三轮复习法的基本策略
三轮复习法即一轮专题铺开打基础,二轮训练抓质量,三轮强化出成绩。三轮复习法中,一轮的复习时基础性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一轮的复习质量有问题,没有将基础夯实,存在知识的盲区和误区,必将对二、三轮的复习造成一定的障碍,势必最终影响到成绩的输入。因此,打好一轮复习这一硬仗,事关高三复习备考全局,需要讲求一些方法策略。
⑴认真梳理,加强记忆。
一轮的阶段复习应分专题对各个知识点,并需要在教师既定的教学进度和节奏下,学生本人进行细密的知识梳理。字音字形的积累工作要艰苦细致,可以运用卡片法,情景记忆法,联想法,对比法等方法巧妙记忆。再如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应了如指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六个类别(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要非常熟悉,名句名篇要从读本和课本中整理出来,重点背诵和默写。至于要背诵的古诗文篇目,关键是整理出课文中那些能揭示规律的哲理句,表现崇高理想和美好情感的句子,意蕴丰富、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将这些知识梳理出来,除应对默写题外,也是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需。
(2)寻找规律,注重方法。
要紧扣三个关键点进行复习:①突出常考点,就是高考最爱考的那些点。②强化得分点,即在练习中,做得相对比较得心应手的那些题和知识。③弱化丢分点,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丢分原因,在练习中使之弱化,尽量避免。此外,要坚持“一个题即一类题”的原则,总结出有利于快捷而准确的答题规律。汗水是基础,方法是关键。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建立自己的“解题程序”,并且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和固化某种解题程序,调整和更新某种解题的程序,使之更具实效,大幅度提高首次正答率。
(3)综合演练,提升能力。
单项考点的复习,是复习的基础。这好比用各种材料搭建房屋,材料备好了,砌墙、装门窗、装修等才是准备材料的目的。后期复习的综合演练可以获得这样几个好处:速度,通过多次的综合演练,可以把握自己做一张标准的语文试卷需要的时间,确定自己对每一个考点需要的时间,这样可以在高考考场上巧妙地把握时间;语感,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个题目的正确答案的选择往往用语感来解释,事实上,综合演练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能使我们在考场上顺利地写出一些没有办法说出理由的题目的答案;表述严格、标准的练习题目,可以培养我们正确的答题思路和正确的表述方式。
3.狠抓解题技巧这一备考核心,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⑴强化审题能力。
首先,审题要全面,任何一道题目的语言表述都没有多余的语言,之所以这样表述,必然有其表述的意图,所以审题时不能漏掉任何一处要点,包括字数及其他相关限制。其次,审题要突出重点,如答题范围、答题角度、正选错选、要点中心等。再次,要审清命题者的意图,明确答题方向。命题者的意图就隐含在题目中,所以读出题目的隐含信息尤为重要。
(2)理清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主要是两方面:答题范围和答题角度。首先要明确要点所在范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答题角度除了题目所明示的角度外,还要注意暗含的角度,做到不遗漏也不画蛇添足,更不南辕北辙。
(3)强化整合,表述流畅。
从近几年高考看,阅读题不再只满足于对文章原句的摘录,更强调考生在准确认知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项信息进行归纳整合。而实际上考生答题时往往不全面,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可见,虽然现在对阅读题答题字数已经不再作硬性的要求,但整合能力必须强化。
复习进度安排
如果我们把第一轮复习叫做“知识篇”,第二轮复习叫“方法篇”,那么,第三轮复习就应该被称为“策略篇”。根据上面复习方法的介绍,需要考生把好复习的时间关。由于各地的复习进度和复习计划不完全一致,所以,以下的时间进度安排仅作个人复习的参考。
2010年语文高考备考三轮复习法进度表
轮次
时间
备考内容
准备
9月上旬
熟悉2009考情,制定个人备考计划表
一轮
①9月中旬
字音
9月下旬
字形
10月中旬
实词
10月下旬
虚词
11月上旬
成语
11月中旬
病句
11月下旬
标点
12月上旬
论述文
12月中旬
文言文I
12月下旬
文言文II
1月上旬
古诗词鉴赏
1月中旬
名句默写
1月下旬
语言运用
2月上旬
文学类文本
2月中旬
实用类文本
2月下旬
作文
二轮
②3月上旬
强化训练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标点和语言运用部分
3月中旬
强化训练论述文、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部分
3月下旬
强化训练文言文、古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和作文部分
三 轮
③4月上旬
套卷检测,查缺补漏,冲刺模拟
4月下旬
5月上旬
5月中旬
5月下旬
迎考
6月上旬
适度紧张,自主调整
(责任编辑:王晓冬)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